清词概述23常州词派之王鹏运
(2020-11-26 07:46:46)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请代词常州词派王鹏运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词概述23
——清史札记之四十六
我楚狂人
二、清中后期词人9
1.张惠言和常州词派8
其二,常州词派后期代表性词人3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
王鹏运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他自号半塘老人、半塘僧鹜、鹜翁。他说:“古诗上云,父母在,恒言不称老。余一身不幸,幼年失母,中年失父,令人心悲,人不老心已碎,自称老人是用来铭记我的不幸啊!”“我是父母的体魄所依,有父的一半,有母的一半,所以谓为半塘。”王鹏运的爱妻曹氏先他而去,虽无嗣,妻生前他不纳妾,妻亡后不续弦。据说王鹏运曾找到一位算命先生推算他的八字,算命先生算后叹道:“心高命平,是半僧人命也。”王鹏运听了,就把半僧作为自己的号了。一位老人为他占卜,曰“刻鹄类鹜”,意为本来想雕刻天鹅却雕刻成了鸭子。王鹏运伤心地说:“我愧不能像天鹅一样高飞蓝天,只好把自己当成鸭子一样藏在水草丛中,少惹事生非了。”所以他又把鹜翁作为别号之一。
同治九年(1870)回原籍临桂参加在桂林贡院举行的广西乡试,中第28名举人。十三年(1874)经朋友引荐官内阁中书,期间六次科考,均落榜。最后一次进士落榜后,已过三十而立之年。
王鹏运在内阁中书任上十多年,到光绪十一年(1885)才提拔为内阁侍读,先后直实录馆。光绪十九年(1893)授江西道监察御使,升礼科给事中,转礼科掌印给事中。 弹劾谏诤有直声,曾上书反对西太后和光绪帝驻跸颐和园、请办京师大学堂等,他还弹劾过上至各亲王下至翁同龢等要臣,一生奏议等身。他支持并参与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运动,康有为未受知于光绪帝之前,奏折多由他代上,屡次抗疏言事,几罹杀身之祸。光绪二十八年(1902),王鹏运离京南下,寓扬州,主仪董学堂,并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因病在苏州去世,享年56岁。光绪三十二年(1906)家人将他的灵柩护送回桂林,安葬在东郊王氏家族墓地。
王鹏运初嗜金石,20岁后始专一于词,成就突出,在词坛声望很高,与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合称为“晚清四大家”。由于他大力倡导词学,且能奖掖后辈,著名词人文廷式、朱孝臧、况周颐等均曾受其教益。他力尊词体,尚体格,提倡“重、拙、大”以及“自然从追琢中来”等,使常州词派的理论得以发扬光大,并直接影响当世词苑。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许多重要观点,即根源于王氏。晚清词学的兴盛,王氏起了重要作用。
其早年词与王沂孙为近,多写身世之感,如〔百字令〕《自题画像》等。甲午至辛丑间(1898~1901)身为谏官,并与文廷式等唱和,颇有伤时感事之作,词风近辛弃疾。
王鹏运用了30年的时间,校勘《花间集》以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和《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又校刻《吴梦窗词》。他用汉学家治经治史的方法以治词,校勘精审,向为学者所称道。
著有《袖墨集》、《虫秋集》、《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庚子秋词》、《春蛰吟》、《南潜集》,统名《半塘词稿》。晚年删定为《半塘定稿》2卷,《剩稿》1卷。
自序
半塘僧鹜者,半塘老人也。老人今老矣,其自称老人时,年实始壮。或问之,老人泫然以泣作,而曰:礼不云乎:父母在,恒言不称老。某不幸,幼而失怙,今且失恃矣。称老,所以志吾痛也。然则半塘者何?曰:是吾父吾母体魄之所藏也。吾纵不能依以终老,其敢一日忘之哉!由是朋辈无少长,皆以老人呼之而不名,悲其志也。老人仕于朝数十年,所如辄不合。尝娶矣,壮而丧其偶;生子又不育,尝读书应举子试矣,而世所尊贵如进士者,卒不可得。家人以老人之郁郁于前,冀其或取偿于后也;召瞽之工于术者,以老人生年干支使推之。瞽猝然曰:是半僧人命也。老人闻之则大慊,乃自号曰半僧。老人之友为言官也,尝妄有所论列,其事为人所不易言。老人之友,有为老人危者,上疏之前夕,为老人占之,得刻鹄类鹜之繇。疏上,几得奇祸,乃复自号“鹜翁”,曰:吾以傲夫卜,而自匿其草者。于是,三名者,尝随所适以自名焉。旣而其友以疑罪死于法,老人伤之曰:吾哀吾友,吾忍忘吾鹜耶!遂撮三者自名为“半塘僧鹜”云。嗟乎!半塘者,老人之墓田丙舍也。曩以仕于朝,不得归;今投劾去矣,又贫不能归;老人又以出世之志,牵于身世,不得。遂求得西方贝叶之书,乃哆口瞠目不能读,读亦不能解。惟所谓鹜者,其鸣无声,其飞不能高以远;日浮沈于鸥鹭之间,而默以自容,或庶几焉。是老人之名副其实者,仅三之一耳,然则老人之遇,亦可知矣。
王鹏运选录:
【浣溪沙·题丁兵仆丈画马】
苜蓿栏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沈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点绛唇】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减字木兰花】
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浑沌忧。
【祝英台近·次韵道希感春】
倦寻芳,慵对镜,人倚画阑暮。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
落英依旧缤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
小园路,试问能几销凝?流光又轻误。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
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闲风絮。
【玉漏迟】
望中春草草,残红卷尽,旧愁难扫。载酒园林,往日游情倦了!
几点飘零花絮,做弄得阴晴多少?归梦好,宵来犹记,骖鸾空到。
尾长翼短如何?算愁里听歌,也伤怀抱。烂锦年华,谁信春残恁早?
留取花梢日在,休冷落旧家池沼。吟思悄,此恨鹧鸪能道。
【玉楼春】
好山不入时人眼,每向人家稀处见。浓青一桁拨云来,沈恨万端如雾散。
山灵休笑缘终浅,作计避人今未晚。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
【浪淘沙·自题《庚子秋词》后】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几寒濡句慰劳生。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冰。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