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诗概述67对同光体的批判1

(2020-09-30 07:50:14)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诗

同光体

批判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诗概述67

——清史札记之四十四

 

我楚狂人

五、桐城派16

4.对同光体的批判1

由于同光体政治上“保皇”的倾向性十分顽固,学术上“宋学”的倾向性十分鲜明,同光体受到种种批判也就顺理成章。同光体的处境与散文桐城派如出一辙。下面简单整理一下同光体受到的批判。

其一,来自内部的批判。

早在陈衍标榜同光体的光绪年代,其同乡友人林纾也已加以非议。他在《旅行述异·文家生活》识语中指出:“至于今日,则又昌言宋诗,搜取枯瘠无华者,用以矜其识力,张其坛坫,……揭麾举口,令人望景而趋,是身以齐人,屈天下均齐语,身为楚产,屈天下皆楚语,此势之必不至者也。”

倡言宋诗,引发不满,即使是林纾这样的桐城后续也看不过去了。

陈衍乡人林庚白早年学同光体,后来终于摆脱。他深有感慨地说:“民国诗滥觞所谓‘同光体’,变本加厉,自清之达官遗老扇其风,民国之为诗者资以标榜,展转相沿,父诏其子,师勖其弟,莫不以清末老辈为目虾,而自为其水母。门户既然,于是此百数十人之私言,浅者盗以为一国之公言,负之而趋。其尤不肖者,且沾沾自喜,以为得古人之真,其实不惟不善学古人,其视清之江、郑珍、范当世、郑孝胥、陈三立,虽囿于古人之樊篱,犹能屹然自成一家之诗,盖又下焉。”(《今诗选自序》)这是同光体诗人的反戈一击。

其二,汉学家的批判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同光体实际上就是清代宋学在诗歌方面的延伸,就如桐城派散文是清代宋学在散文方面的延伸。所以从思想基础,或者称为“道统”而论,清代宋学、桐城派散文、同光体诗歌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我们以前在写桐城派散文时,已经说到了汉学家对桐城派散文的批判,其中尤以后期汉学家所谓扬州学派的批判为力。扬州学派对同光体的批判是相同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