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诗南施北宋施闰章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诗概述31
——清史札记之四十四
我楚狂人
三、“南施北宋”1
“南施北宋”说的是清前期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实际上是指主要生活于康熙、雍正两朝的应试出仕诗人。施指施闰章,诗学唐代的王、孟、韦、柳,以“温柔敦厚”著称,乐府歌行有一部分能反映现实生活;宋指宋琬,诗学宋代的陆游,兼师唐代的杜、韩,以“雄健磊落”著称。不过“南施北宋”并不能代表当时诗坛主流,这时期的第一流诗人应推王士祯。但是,王士祯我准备在说神韵派的时候再说。这里先说“南施北宋”。
1.施闰章1
施闰章(1619年—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称施侍读、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清初政治家、文学家。
施闰章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及第,授刑部主事。顺治十三年(1656年)出任山东学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后裁缺归田。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召博学鸿词科,御试授翰林侍讲,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升转翰林院侍读,充太宗圣训纂修官。同年病逝于京斋,享年六十六岁。
施闰章博览经史,工诗词古文学。
施闰章是清初著名的能员廉吏,也是著名的理学家,散文成就也很高,这里都不涉及,只说诗人施闰章。
施闰章以诗名噪清初,与宋琬、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合称为“清初六家”,又与高咏、梅庚、梅清、梅文鼎、沈泌诸子创立“宣城体”自建一帜,其主张学术与文学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以“醇厚”为则,追求“清深”诗境和“朴秀”风貌、语言简净、句调整严等特征,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清真雅正”的艺术特色,雄踞清初文坛十年之久。
所著《蠖斋诗话》主张“诗有本”、“言有物”,反对“入议论”,推尊唐人,反对宋诗。王士祯论康熙时诗人,将他与宋琬合称“南施北宋”,认为施闰章的诗“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池北偶谈》),甚至把施氏“秋风一夕起”律诗与“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相提并论。不过王士祯所推重的主要是施闰章的五言近体,即晚年取径“王孟风致”的作品。这类诗虽然写得空灵凝炼,意境悠深,但内容未免单薄狭隘,诗中多表现封建士大夫孤芳自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