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概述11遗民诗之王夫之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诗遗民诗王夫之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诗概述11
——清史札记之四十四
我楚狂人
一、清初遗民诗10
9.王夫之
大学者王夫之和遗民王夫之,我以前都曾经详说,这里只说诗人王夫之。我在写清代散文的时候就说过,在明末三大思想家中,王夫之在文学上的付出更多,在诗歌上也是如此。王夫之有自己明确的诗论观点,他的诗论著作后人合编为《姜斋诗话》,配合他的诗论,王夫之在诗歌选本上下了了功夫,有《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等书存世。后人将王夫之的诗论《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合编而成《姜斋诗话》四卷。卷一为《诗绎》,计十六则,论《诗经》艺术及对后世的影响。卷二为《夕堂永日绪论内编》,计四十八则,泛论一般诗艺。卷三为《南窗漫笔》,计三十二则,点评时人诗作。
《姜斋诗话》是王夫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理论价值。《姜斋诗话》从艺术形象、艺术真实、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四个方面概括船山诗论的理论内涵,指出其艺术理论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王夫之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及现实性,以继承《诗经》的“兴、观、群、怨”为旨归;以创作必须有作者生活经历为基础。他的论著《姜斋诗话》 3卷,包括《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外编》和《南窗漫记》。他认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姜斋诗话》《姜斋诗话》)他强调诗歌必须重情重意,情景交融,认为“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同前)。他认为文学创作,人各有特色,不能强立“门庭”,强立“死法”,党同伐异,趋于模拟。他说:“诗文立门庭使人学己,人一学即似者,自诩为大家,为才子,亦艺苑教师而已。”因此,对明代前、后七子和竟陵派的批评尤其激烈。这些对于清代文学理论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下面选王夫之的几首诗作:
[明代] 王夫之
今人笑古古笑今,笑将在口或在心。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
他人有梦难代说,夜半索枕自幽寻。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
[明代] 王夫之
珊珊欲下故来迟,卖眼惊飙万片齐。绛雪回风依树急,繁星陨雨贴天低。
三春捲土终无计,尽日何心独向西。恋萼黏须无限恨,悬知此去隔云泥。
[明代] 王夫之
閒简蝇头字,芭蕉雪里心。青青河畔草,自有鬼能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