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散文概述41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批判之刘师培3

(2020-07-04 07:18:20)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散文

桐城派

批判者刘师培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代散文概述41

——清史札记之四十三

 

我楚狂人

三、桐城派29

5.对桐城派的批判9

其三,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批判3

刘师培3

下面简要说一下这两位影响巨大的学人。

刘师培

刘师培(1884—19191120日),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经学家。刘贵曾之子、刘文淇曾孙。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

著有论经学(以小学、左传学为主)、史学(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文学(主张六朝文,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专著七十四种。收入民国二十三年(1934)宁武南氏刊本《刘申叔先生遗书》。该本号称最善,然时值日本扶植满洲国,刘师培于《民报》时期所撰论满洲非中国种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发于报刊之文字,失收亦颇多。

刘师培享年仅三十六岁,但是确确实实是一个风云人物,既在政治舞台上不断有令人瞩目的表演,从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到清廷幕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又在学术舞台上连创佳绩,甚至与章太炎齐名,并称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这样一位横跨政、学两界的声名显赫之人,其生命里程的最后三年(19171919年)是在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度过的。那三年的北京大学是风暴旋涡的中心。即使在这样的北大,刘师培还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刘师培作为经学大师,在继承《左氏》家学的同时,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他运用进化论思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读书随笔》、《国学发微》、《小学发微补》等,具有开创意义;关于《左传》的研究成果,有《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征》、《春秋左氏传例略》、《春秋左氏传答问》、《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读左札记》等。他研究《周礼》所著的《周礼古注集疏》、《礼经旧说考略》、《逸礼考》以及《古书疑义举例补》、《论文札记》等,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他在北京大学时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可以看做是中国文学史的拓荒之作。鲁迅先生在1928年时说:我看过的已刊的书(指中国文学史一类),无一册好。只有刘申叔的《中古文学史》倒要算好的,可惜错字太多。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鲁迅推荐说: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辑录这时代文学讲座有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声明: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详一点。

清代散文概述41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批判之刘师培3

清代散文概述41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批判之刘师培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