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清代理学7李光地

(2020-05-08 07:22:00)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理学

清初

李光地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清代理学7

——清史札记之四十二

 

我楚狂人

一、清代初期的理学及代表性人物5

3.李光地

李光地(1642929—1718626日),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文贞。雍正元年(1723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李光地是康熙帝的重要谋臣,位极人臣。我这里不说政治人物李光地,只说理学家李光地。李光地一生治学根基都在易学,而易学正是宋代理学的根基。“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二程都是易学起家的,虽然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是根基却是一致的。

李光地生平著作丰富,主要有《周易通论》四卷、《周易观象》十二卷、《诗所》八卷、《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读论语札记》二卷、《读孟子杂记》二卷、《古乐经传》五卷、《阴符经注》一卷、《参同契章句》一卷、《注解正蒙》二卷、《朱子礼纂》五卷、《榕村语录》三十卷、《榕村文集》四十卷、《榕村别集》五卷等。 

李光地尤其在易学方面著作丰富,除康熙的《御纂周易折中》由他主编外,其个人著述还有《刷易通论》、《周易观彖》、《周易观彖大旨》、《象数拾遗》等。李光地治易的特点带有极大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以易学为纲,三注《范》,详注《参同契》。他对《洪范》、《参同契》、《中庸》三部书着力最多。他的著述尽力使易学服务于康熙朝的政治需要。以易学致用、以性理说易是李光地易学的重要特色。

李光地以重臣兼近臣的地位,大力推广理学,可说是清初理学一大功臣。

对李光地的评价主要有以下看法:

康熙帝: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雍正帝:一代完人。

按:两代清帝都给予极高评价。 

全祖望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鲒琦亭集》)

按:这是抨击李光地的第一人。李光地的人品实在不怎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光地之学,源于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墟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于其是非得失,毫厘千里之介,则辨之甚明,往往一语而决疑似。” 

按:这与清帝的评价相合。 

《清代名人传略》:李光地在其政治活动中,清廉勤政,公忠体国,秉持大义,不拘小节。早年他积极配合清廷平定福建耿精忠、郑经之兵乱,力主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中年他用治理畿辅政务,注重关心民众疾苦,大力兴修河道水利,提倡发展社会生产。晚年他竭诚辅佐康熙帝治国,极力迎合清廷的思想文化政策,曾奉敕编纂了《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彰扬程朱理学之书,经康熙帝审定以御纂、御定名义颁行于学宫,对于当时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按:这是指出了李光地推广理学的历史作用。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3卷:其纯然为学界蟊贼,煽三百年来恶风,而流毒及于今日者,莫如徐乾学、汤斌、李光地、毛奇龄。……汤斌、李光地,皆以大儒闻于清初,而斌以计斩明旧将李玉廷,光地卖其友陈梦雷,而主谋灭耿、郑,皆坐是贵显。然斌之欺君,圣祖察之,光地之忘亲贪位,彭鹏闽人,给事中,与光地同乡。劾之,即微论大节,其私德已不足表率流俗矣。而皆窃附程朱、陆王,以一代儒宗相扇耀,天下莫或非之。质而言之,彼二氏者,学术之醇,不及许衡,而隳弃名节与之相类;阶进之正,不及公孙弘,而作伪日拙与之相类。程朱、陆王之学统,不幸而见纂于竖子,自兹以往,而宋明理学之末日至矣。”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3 新民说: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11页)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3卷:而李光地、汤斌,乃以朱学闻。以李之忘亲背交,职为奸谀,(李绐、郑成功以覆明祀,前人无讥,全谢山始诃之。))汤之柔媚取容,欺罔流俗,(汤斌虽贵,而食不御炙鸡,帷帐不过枲絅,尝奏对出语人曰:生平未尝作如此欺人语,后为圣祖所觉,盖公孙弘之流也。).而以为一代开国之大儒,配食素王,末流所鼓铸,岂待问矣! 后此则陆陇其、陆世仪、张履祥、方苞、徐乾学辈,以媕婀夸毗之学术, 文致其奸,其人格殆犹在元许衡、吴澄之下,所谓《国朝宋学渊源记》者,殆尽于是矣。(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3 新民说: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18页)

按:梁任公对清初“伪道学”的态度一向是很严厉的。

关于清代理学7李光地

关于清代理学7李光地

关于清代理学7李光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