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皇族内阁”15各方态度

(2020-02-22 07:53:30)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皇族内阁

各方态度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皇族内阁”15

——清史札记之三十七

 

我楚狂人

四、各方态度

皇族内阁的成立,由于时机不对,普遍不被看好。下面看一下当时各方的反映。

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对皇族内阁成立的反响比较冷淡,国际社会已经普遍不看好清王朝的前景,他们已经准备与潜在的清王朝后继者接触了,一切为了保障他们的在华利益。外国人还是很实际的。

清廷内部

皇族内阁的成立,有一个焦点就是废除军机处,这一点引发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就是端方等人主张君主立宪;另一派是以铁良为首反对设立责任内阁,反对废除军机处。双方相持不下,这就是设立责任内阁这一方案一度流产的原因,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责任内阁终于出台。但是这样的争论与对峙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地方督抚

当时地方督抚大多是汉族官员,他们对皇族内阁的出台很是失望,因为所谓皇族内阁的成立不但汉族官员的权力没有增强,相反即将剥夺他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利,而且各省交由内阁统辖,这就是削弱了地方实力派的话语权。这也是后来武昌起义后相当一批地方督抚倒向革命派的伏笔。

立宪派

这届内阁名单的公布,立宪派大为失望,认为这样的组阁名单反映了清廷没有立宪的诚意。立宪派通过各种方式向清廷请愿,希望重回宪政轨道,结果屡次遭到了朝廷的置之不理。立宪党人和平请愿失败的情况下,部分倒向了革命阵营,最终武昌城头枪炮声响,清末新政也随之流产。

革命党人

这时候的革命派已经将“驱逐鞑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了,当然认为皇族内阁是以改革之名,对抗革命。所以抨击甚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演的。

皇族内阁里外不是人,所以后来这些热心责任内阁的人不少下场惨淡。赵尔丰虽然有保全西藏的历史功绩,却因为血腥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后被处决。端方在进川镇压保路运动途中被起义军所杀。

关于“皇族内阁”15各方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