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洋务派16奕1

(2019-10-24 07:58:31)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洋务运动

代表人物

奕&18211

关于洋务派16

——清史札记之三十四

 

我楚狂人

六、洋务派的代表性人物1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为中枢的恭亲王奕訢和文祥,还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张之洞、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建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下面列数洋务派的一些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万。

1.奕1

爱新觉罗·奕訢,一个离开皇位仅仅一步之遥的落选者,一个也许可以为清廷续命的人物,终于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爱新觉罗·奕訢(1833111日-18985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恭亲王。咸丰年间,奕訢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訢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29日)逝世,谥号为

早年,奕的才华远胜其兄,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但是,道光帝最后还是放弃了奕,而选择了“仁孝”的奕詝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平庸的道光帝选择了平庸的咸丰,这是奕个人的不幸,也许也是清廷的不幸。正如此,咸丰帝始终对奕始终有戒心,最终奕没有进入辅政大臣行列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咸丰帝又要依仗奕的能力解决危机,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逃离北京而留奕处理危机的原因。

关于洋务派16奕1

关于洋务派16奕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