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洋务派13盛宣怀2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洋务运动红顶商人盛宣怀 |
关于洋务派13
——清史札记之三十四
我楚狂人
四、洋务运动与红顶商人5
下面是有关资料整理的盛宣怀的简历: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11月4日),盛宣怀出生于清末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龙溪(今常州市钟楼区五星乡盛家湾村)。
清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太平军将至常州,盛宣怀随父母逃往江阴长泾镇,再逃至盐城。时盛康任湖北粮道,派人接到湖北。
清同治元年(1862年),盛宣怀与董氏结婚。盛康任湖北盐法道,四川与淮北互争引地,长期相持不下,盛宣怀建议川、淮并行,难题得以解决。盛康益勉以有用之学。当时先后担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严树森都是经世派著名人物,军务、吏治严明整饬,冠行于各行省,盛宣怀耳濡目染,事事研求,也慨然以匡时济世自期,“生平事功基于此矣”。
清同治五年(1866年),盛宣怀与二弟一起回武进县应童子试,双双入泮,补县学生。
清同治六年(1867年),祖父盛隆去世,盛康扶柩回籍。盛宣怀乡试落第。盛康家居守制,一意为惇宗睦族之事,设义庄,增祭田,建义学,修宗谱,盛宣怀也都参与规划。
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受到李的赏识,第二年就已升到知府的官级。
1875年李又委盛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从此盛又开始办理矿业。
清光绪二年(1876年),盛宣怀在湖北广济盘塘设立"开采湖北煤铁总局",雇英国矿师郭师敦查勘湖北煤铁矿藏。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七月,郭师敦等勘得大冶铁矿。十一月盛宣怀赴黄石港会同大冶知县林佐等对铁山土地产权,进行详勘。又自民间购得部分铁山土地产权,准备在黄石港东吴王庙旁(今沈家营)设炼铁厂,后因经费难筹,李鸿章未批准。
清光绪五年(1879年),署天津河间兵备道。
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粤办理沙面事件,署天津海关道。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招商局督办。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航运范围不仅扩大到山东整个沿海,而且还开辟了烟台至旅顺的航线。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8月),张之洞决定将原准备在广东兴建的炼铁厂迁至湖北。适逢盛宣怀以事谒张,言及炼钢之事,张提到尚无铁矿,盛当即表示愿将原在大冶购得之铁山矿交给张开办。年底,盛又和张面谈开办铁矿事宜,并提出四条有益建议,为张出谋划策。张之洞遂兴建汉阳钢铁厂,开办大冶铁矿。大冶铁矿于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矿山。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春),在烟台设立胶东第一广仁堂慈善机构。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奏设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于天津。马关条约签订后盛宣怀一再请求自己的免职,一再不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以四品京堂候补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并被授予“专折奏事特权”,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于上海。授太常寺少卿衔。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5月27日),他还在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先后与比利时、英国、美国签订铁路借款合同草约。12月,被补授大理寺少卿衔。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因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衔。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盛宣怀在上海创设了中国红十字会。同年他将他手下的铁路大权让给唐绍仪,这是以唐为首的、在北洋政府初期权力巨大的交通系的开始。7月,奉谕: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盛宣怀奉召进京,次年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