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平天国2国外评论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太平天国性质国外评论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关于太平天国2
——清史札记之三十二
我楚狂人
一、太平天国的性质1
那么,我们从本质上来探讨这些问题。首先是太平天国的性质是什么?
太平天国自己宣传的是一次反对满清统治的民族战争,是一次推行“拜上帝教”的圣战。这一点不用多说,从太平天国自己的所有文稿中都有这样的表述。
在清廷的眼中口中,自然是叛逆,是“发逆”,是“粤匪”。
这是当时人双方的看法,不足为凭。还是先看看两者之外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1.外国人眼中的太平天国
西方基督教徒并不认同“拜上帝教”,因为“拜上帝教”只是借用了“上帝”的名义,而基督教的教义完全不懂,一丝全无。基督教写在自己旗帜上的“博爱平等”(不管真假),在“拜上帝教”完全是背道而驰。所以洪仁玕试图改造“拜上帝教”使之与基督教靠拢,就是想“与国际接轨”。但是并无成果。
我们的祖师爷卡尔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更加尖锐,他说:“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只有破坏全无建设,绝对不是一场革命。但是,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似乎长时间被有意忽视了。
诚如马克思言,普通老百姓很不认同太平天国,在老百姓口口相传中,“长毛”就是恐怖的代名词。至今,苏州一带还把粗鲁的破坏性的行为称之为“长毛到”,可见一斑。从见到的原始资料看,民间记载的太平天国的“男归男行,女归女行”的破坏家庭结构的社会形态造成了极大的生产力破坏和社会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