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廉吏研究2周忱况鈡

(2019-07-27 07:17:25)
标签:

文化

苏州廉吏

周忱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廉吏研究2

张长霖

二、明清时期的苏州廉吏群体概述

苏州廉吏群体到了明清时期堪称极盛,差不多全国第一流的廉吏都与苏州发生密切联系,有些甚至是长期任职。下面罗列一下这些廉吏。

1.周忱

周忱(chén)(1381—1453年),字恂如,号双崖,江西吉水人。明朝前期名臣,以善理财知名。

永乐二年(1404年),周忱登进士第,补翰林院庶吉士。翌年进学文渊阁,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洪熙元年(1425年),迁越府长史。

宣德五年(1430年),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在任二十二年,常私访民间,询问疾苦。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其余府按次序减少。

累官工部尚书,仍为巡抚。晚年遭诬陷罢职,致仕归家。景泰四年(1453年)卒,年七十三,谥号文襄。著有《双崖集》。

周忱超长时间担任江南巡抚,是因为苏州百姓一再挽留,所以屡次晋级而仍任江南巡抚。而廉吏况鈡正是得到周忱的支持才施展自己的抱负的。

2.况鈡

况钟(1384—1443),字伯律,江西宜春靖安人。家境贫寒,其父仲谦为生活计,将况钟送给黄氏收为养子。将成年即已贯通五经二十三史,为文简要不烦,兼工行楷诸书,仪表端肃不苟言笑。  

永乐十二年(1414),况钟吏期已满九年,按例应允给赴京考职。其时礼部尚书吕震将扈从朱棣北巡,需简选属员,遂与况钟交谈,大为器重。第二年春,因为况钟才识优长,录为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更得到了皇帝朱棣的召见。永乐二十一年(1423)况钟九年考满,循例升员外郎,又因其贤劳著称加一等,越级提拔为礼部仪制司郎中。

宣德四年(1429),况钟向皇帝陈明因由,请求恢复况姓,得到允准,颁给改姓诰命。

宣德五年(1430),天下九大郡,事繁难治,苏州尤甚,税粮倍于他省,而民困吏奸。廷议诏令六部、都察院保举廉能有为,才堪牧民的郎中、御史出任九郡知府。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蹇义乃各自上书推荐况钟,首相杨士奇遂上奏擢拔况钟为苏州知府,赐皇帝诏书,并可便宜从事,凡有所陈奏都可以直接上达皇帝御前。  

况钟出身于吏员,深知吏治中的积弊。况钟到任以后,况钟假装木讷,不懂诸务,随群吏之意而处置。群吏认为太守糊涂可欺。三天之后,况钟召群吏责问到:上次某事应实行,你们阻止我;某事应停止,你们强迫我执行。你们这些人习惯于玩弄法律条文,论罪当处死。当即下令处以杖刑,一连打死数人,并将贪虐庸懦的僚属全部斥退。一府大震,人人奉法,皆称况钟为况青天

况钟来到苏州任知府半年多,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也撤换了六七个不称职的官员,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定了。但是,抢劫案和凶杀案时有发生,尤其在北面靠近常熟地界江面的船只和沿江村庄常常出事。他乔装暗访,乃是镇海卫指挥陈嶙所为。智借寿宴擒之。苏州官场肃然。

况鈡断案如神,又能体恤民情。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多次请求减免苏松重赋,都与巡抚周忱的支持分不开。二人悉心计量,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周忱所行的善政,况钟在苏州都悉心玉成。他所积济农仓粟每年多达数十万石,除赈济灾荒外,还代民间支付杂办徭役及拖欠的租粮。又置善恶二簿,以行惩劝;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入为奸;置纲运簿,防止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止非理需求。总之,其为官理事,周密细致;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鼓励良善,民间称为神人。

宣德六年(1431)三月,继母去世,况钟奏闻朝廷,回家守孝。百姓遮道挽留,因官小不得适用夺情留任之例。苏州百姓思念况钟,作歌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还有一歌唱道:郡中齐说使君贤,只剪轻蒲为作鞭。兵杖不烦森画戟,歌谣曾唱是青天。哀叹渴求之声,遍布大街小巷。

于是,御史、府同知等,据县民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余人联名告词,奏请夺情起复况钟。皇帝圣旨,召况钟由家乡直接回苏州知府任上。

正统五年(1440),况钟九年职满。同年十月循例备由,赴部等候升职,而饯送者数百里不绝,况钟作诗慰劳。入京召见,奖励倍至。苏州耆民张翰等一万八千人联名上疏挽留,其中说尹苏仍非公不可,表示苏州人民不能没有况钟。最后皇帝下达圣旨: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次年正月,又降圣旨:升按察使正三品职俸,署苏州府事。奖况钟牧民之功,而擢其官品;慰吴民拳拳之情,而留任知府。这是自明皇朝建国以来七十余年所没有的规格和礼遇。  

正统七年(1441)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年六十。况钟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士绅耆老人等,都相继奔丧哀哭凭吊况钟,就连邻近州府松、常、嘉、湖的百姓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次年春,况钟之柩厝移江西,灵舟启运时,苏州数十万人孝服为其送行。两千多里水路“夹岸哭奠不绝于途”!甚至,有几百名苏州士绅自愿一直护送他的灵柩到江西靖安老家!朝廷赠正议大夫资治卿。祀名宦祠,准许城邑建祠以祀,春秋官为致祭。

况钟的主要著作多收集在《况太守集》中。

又是一个“超期服役”者。苏州老百姓是知道感恩的。

苏州廉吏研究2周忱况鈡

苏州廉吏研究2周忱况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