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人口3康乾人口激增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人口康乾人口激增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的人口3
——清史札记之二十九
我楚狂人
二、康乾时期人口激增的原因
关于是否存在“康乾盛世”的说法见仁见智,这里先不争议这个问题。康乾时期出现了人口激增,则是不争的事实。上文说过,。至清顺治年间,全国人口从明朝后期的2亿减少到6000万,有人说是5000万。而相关资料说,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达到1亿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达到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过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了又一个峰值。也就是说,康乾时期人口激增,而且这个激增的趋势还在延续。
这是为什么?
我读相关史籍有这些结论,概述如下:
其一,康熙中期之后,也就是“平三藩”和收复台湾以后,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战争结束,人口回升还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二,“小冰河时期”结束了,气候回归正常。这百多年没有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利于经济恢复。似乎那个逝去的明朝把晦气带走了。
其三,康乾时期,清廷很努力地做了恢复经济的事情。首先是治理黄河,这就是康乾“下江南”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我已经在前不久写过的《关于康熙乾隆下江南》中说过了,这里不重复。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参阅。其次是努力解决明朝后期士绅把负担转嫁于普通庶民的弊病,解放了最底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点,我在“奏销案”一文中已经说过。最后是继续明朝引进高产粮食作物的做法,粮食产量持续上升。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皇帝宣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其四,战争造成了许多人口稀少地区,如富庶的四川。清朝为发展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出现“湖广填四川”浪潮,民间“走西口”、“走东口”等大量出现。发掘了生产潜力。继承明朝地方政策,清朝继续在云贵川等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并迁入人口实施开发,人口活动范围空前扩展。
其五,医药水平提高了。明朝开始,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医,而清代中医名家辈出,一些引发大规模死亡的传染病被攻克,如天花。
所有这些,就是康乾时期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尽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欺辱,又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大动荡,国势不振,但是人口的增长趋势不变,清末全国人口超过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