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吴三桂2年少成名

(2019-03-23 07:32:45)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吴三桂

年少成名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吴三桂2

——清史札记之十八

我楚狂人

一、少年成名

吴三桂出生在辽东将门,二十岁之前就考取了武举,有文武才。少年时代就随父征战沙场。

崇祯四年(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这里没有吴三桂的记载。

崇祯五年(1632年)六月,为平息山东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参将孔有德等兵变,吴襄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山东,最后孔有德从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此战后,吴襄恢复了总兵职务。吴三桂也在当年任游击,时年20岁。这是吴三桂任军职之始。崇祯八年(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23岁。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任前锋右营副将,副总兵级别,时年26岁。 崇祯十二年(1639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总督关宁两镇御马太监高起潜,报请朝廷批准,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27岁的总兵,也算是少年得志了。爱惜人才的清太宗皇太极这样赞叹过: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明档》: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军与清军在杏山(今辽宁锦县杏山)附近的夹马山一带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吴三桂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了其高超的战斗素养。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寿在盛京收到吴三桂的来信,祖大寿将来信转交皇太极,皇太极回信道: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  吴三桂在动摇中,虽然没有降清,但是已经给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后路。春天,吴三桂奉命入关,驰援京师,抵御第五次迂道入塞的清军。行军迟缓,到达时清军已退,但是崇祯还是很感谢他来北京勤王。五月十五日,崇祯帝在武英殿宴请来勤王的吴三桂等,赐吴三桂尚方宝剑。九月,清军绕过宁远,打下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前后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吴三桂的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城,已经失去战略意义。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朝臣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 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军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从此吴三桂进入了人生的最重要的抉择阶段。

关于吴三桂2年少成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