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马士英及其他5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弘光朝马士英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阮大铖、马士英及其他5
——清史札记之七
我楚狂人
二、马士英与弘光朝的建立1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一说字冲然)
1.马士英与阮大铖的交情
崇祯五年,马士英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到官甫一月,檄取公帑数千金,馈遗朝贵,为镇守太监王坤所发,坐遣戍。这在明朝官场或许是惯例,故而当时颇有东林复社集团之人上书称此为阉党构陷。但是难逃贪墨名。
马士英后来流寓南京。时阮大铖名挂逆案,失职久废,也流寓以避流贼至,与士英相结甚欢。不久复社和东林党人图谋以周延儒再相,秘密筹集政治资金。大铖企图与东林消除敌对,就献金万两佐之。后周大拜,入内阁,为首辅,欲报答。因东林同人反对而作罢。大铖推士英以自代。士英遂再起。马士英被起用时,尚在戍籍,即还是个带罪流放者,当时茫然不知这任命是怎么回事,至事后才知此乃阮大铖所为,故对阮感激涕零。
马士英为人颇重义气。他曾经被复社创始人张溥赏识,当时张溥去世,复社诸人忙于为周延儒复相奔走,无人顾及张溥后事。马士英奔走一月,为张溥营葬。诚如马士英言::“若辈讲声气耶?虽然,孰予若?予吊张天如(张溥),走千里一月,为经纪其后事也,人谁问死天如也?”马士英这样的性格,对诗文之交,又是仕途的扶持着阮大铖的尊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一朝大权在握,就全力扶持阮大铖复出。
有人言:“士英一庸才,不过大铖之傀儡耳!以为执政,犹沐猴而冠也”,这并非事实,马士英还是颇有才干的。马士英内结宦官韩赞周、勋臣刘孔昭,外约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成为弘光朝的实际掌控者。
但是正因为与阮大铖的特殊关系,造成了与复社诸人的对立。在后世,复社诸人是掌握舆论权的,这是马士英被一再贬低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