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问平安——苏州七中1967届2班离校五十年聚会之五

标签:
文化离校五十年苏州市七中高二2平安 |
分类: 往事如烟 |
相逢问平安
——苏州七中1967届2班离校五十年聚会之五
我楚狂人
五十年不见,在路上相逢也认不出来了。上次在老年大学上课,遇到了隔壁班的王雪中,居然没有认出来。说起来我们在文革初期还是有一段不错的交往的。于是自我介绍成了见面交谈开头的常态。但是随着一开口,往日的形象又历历在目。三杯酒下肚,老样子全出来了:爱闹的依旧闹,如毛剑绪、孙为柱、谈庆庭;安静的依旧安静,如李国范、顾培江、李维平;健谈的依旧健谈,如金荣鑫;活跃的依旧活跃,如张钧海、杨坤林;稳重的依旧稳重,如蒋国平、王仲钧……一切都像昨天刚刚放学,今天上课又重逢。
要说不同往日,那就是相逢问平安了。开口没有几句话,总会闻到彼此的身体状况,这说明我们真的老了。我们的王家骏同学很关心自己的颈动脉斑块,点酒不沾,基本吃素,一坐下来就与邻座的林贤山研究斑块问题。据说金荣鑫同学对此很有研究,于是介绍了一番自己的心得体会,引得一番频频颔首。
忽然想起前不久王仲钧同学在“七中老三届”群里转发的日本老人自嘲式的打油诗,其主题无非两个字“失落”。因年老体衰而孤独,因孤独而失落,因失落而近乎病态地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中国的老人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因为还在领孩子、做家务中寻找自己的存在。如我们的王家骏同学还是家务的主力军。当然还有的老人在“发挥余热”,李维平说还要上三天班,此后休息。
年老多病,这是自然规律。新陈代谢嘛。年老多病而更多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属正常。但是千万不要疑神疑鬼,多不要太多相信专家,相信保健品,不要过度锻炼。谁的经验也不可靠,每一个个体都是特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游山玩水也好,唱歌跳舞也好,画画摄影也好,怎么快乐怎么过。苏州大学中文系名教授钱仲联,一辈子没有体育锻炼,天天要吃红烧肉,健健康康活到九十多。苏州历来的最长寿星李阿大,在养老院生活了四十年,天天要吃红烧肉,活到113岁。我的邻居蒋老先生,在养老院生活了三十年,每天劣质烟、劣质酒,照样活到105岁。所以种种养生之道,靠不住啊!
开心就好,随心所欲就好。这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至于活多少年?这有老天管,自己管不着。
祝大家平安,平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