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民兵班——苏州七中1967届2班离校五十年聚会之二

标签:
文化苏州市七中高二2离校五十年第一民兵班 |
分类: 往事如烟 |
第一民兵班
——苏州七中1967届2班离校五十年聚会之二
我楚狂人
老同学相聚,忽然一个尘封已久的名词跳了出来,老同学赵文华说,我们都是第一民兵班的。
第一民兵班,引发了一段回忆。我们苏州七中是江苏省军区民兵试点单位,年级班级都是按照民兵建制,年级是“连”,班级是“排”,小组是“班”,我们一组,就是第一民兵班。
七中的传统,高一新生提前开学,暑假进行军训。现在学校新生军训是常事,当年还是稀罕事。七中高一新生军训称为“民兵训练”,因为苏州市第七中学还有一个特殊的地位,那就是江苏省军区的民兵重点训练单位。七中有枪,真枪。七中有几十支老式步枪,什么老三八、“老套筒”、“汉阳造”、苏式步骑枪,反正都是二战时期淘汰下来的古董级步枪,平时就放在校长室旁边的仓库里,训练时正好高一两个班级一人一支枪。当然,学校里没有子弹,也没有枪刺,就是这些烧火棍。
我们的军训,当然也有踢正步、行进间队列变化等常规科目,更有持枪动作训练:刺杀、枪上肩、持枪行进、原地卧倒、匍匐前进,这是每天必有的科目。还有就是各种姿势的瞄准训练,一练就是一小时。夏天的烈日下,趴在杂草丛中练瞄准,汗水淌进眼睛,又酸又涩。当时我们都能几分钟把步枪拆成一堆零件,然后再装起来。
军训结束那天,来了一位江苏省军区的少将现场检阅。那时的军容真的很是威武,特别是一百来人的集体刺杀训练,动作刚劲有力,整齐划一,操场上杀声震天,连我们自己在队伍里也觉得威风八面。省军区的首长当场表扬了我们的训练成绩。
七中操场的西南角堆起了一个靶场,这是我们亲手堆起来的,这是可以进行小口径步枪50米实弹射击的。我们学校除了有几十支古董级老爷步枪外,还有江苏省军区奖励的5支崭新的小口径步枪,实弹射击时只要打报告申请子弹,到苏州军分区领取。实弹射击后用空弹壳销账。那个靶场上,我们每个民兵都打了几枪。但是最兴奋的还是到部队靶场实弹射击,那可是56式半自动步枪。不过那时我已经近视眼,射击成绩不好,脱靶倒是没有,也就是5、6环为多。
我们第一民兵班,全班12人,班长是沈忠义,成员有女同学于友琴、李春娣、赵文华、陆惠英,男同学金荣鑫、张钧海、朱瑞明、王家骏、李维平、李文富和我。李文富当年是“排长”。记得一起去留园、虎丘活动,留下了青春年少的影子。如今不想沈忠义、于友琴、李春娣三位已经远行。全班级走了四人,竟三人在第一民兵班,一叹!
活着,每天都快快乐乐地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