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绷绷”——旧日童趣之十七

标签:
文化旧日童趣挑绷绷翻花绳 |
分类: 往事如烟 |
“挑绷绷”
——旧日童趣之十七
我楚狂人
“挑绷绷”,这是江南的叫法,我儿时到上海叔太婆家,那里弄堂里的孩子也叫作“挑绷绷”。而更广泛的地区叫做“翻花绳”,据说还有些地方还有不同的叫法,如线翻花、翻花鼓、解股等等。据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挑绷绷”,是不是这样呢?但是作为“挑绷绷”高手的我妈却反对我们“挑绷绷”,说是“挑绷绷要落雨”,不知何据?
“挑绷绷”是最简单的游戏,又是最复杂的游戏。说简单,是指玩具简单,只要一根细绳就可以了,半米来长的细绳,可以是扎底线(按:旧时纳鞋底的较粗的棉线,现在看不大见了),也可是毛线、麻线,然后两头接上成为一个绳圈就可以了。据说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橡皮筋,河南东南部就把该游戏称为”开胶“),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麻线、呢绒绳或棉纱绳等。
说复杂,那是全靠手指灵巧的活动,翻出种种花样。极尽巧思。
“挑绷绷”的玩法可以是自己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翻挑”,即一个人做一个花样,另一个人从手中接过来,翻成新的花样。我们儿时玩,可以又一次类似“暂停”的机会,那就是一看无法化解,就“卖”给对方,这就是原样从对方手上接过来,让对方自己化解。就这样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真的很有乐趣。我今天记不得当年的各种花样的叫法了,网上说二人挑翻的有:双十字、花手绢、面条、牛槽、酒盅、媳妇开门等;一人挑翻的有:乌龟、蚊子、松紧带、金鱼、香皂盒、桥、喇叭、秋千、降落伞、太阳落山等。听着像是北方的叫法。还有一首儿歌:
花绳新,变方巾,方巾碎,变线坠,线坠乱,变切面,面条少,变鸡爪,鸡爪老想刨,变个老牛槽,老牛来吃草,它说花绳翻得好!
听着也像是北方的。可惜我记不起来我们当年江南各种花样的叫法了。
“挑绷绷”据说历史很悠久了,有人说原是宫廷里的游戏,说是宫女们之间的游戏。又有人说,旧时闺阁流行这个游戏。是不是这样呢?待考。
今天的孩子不玩这个游戏了,其实这个游戏很益智的,又方便又安全,真的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