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武侠1——悼金庸之五

(2018-11-06 07:39:23)
标签:

文化

悼金庸

何为武侠

历史上的侠

分类: 心香

何谓武侠1

——悼金庸之五

我楚狂人

读了这么多年武侠小说,忽然觉得惘然——何为武侠?

一、金庸之前的“侠”

我翻检了许多典籍,最早出现“武侠”一词的并不是好话,《韩非子五蠹》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是把侠和武联系在一起了,但是并不是说侠的武功有多高强。何谓“五蠹”?就是五大蛀虫,引申为五大祸害。站在法家的立场,韩非子当然是讨厌藐视国家律令的侠的。

接下来是司马迁《史记》之《游侠列传》,记载的是剧孟、朱家、郭解这几位“大侠”。这些侠,都是雄踞一方桀骜不驯的人物,公然挑战国家的权威。他们“重然诺,轻生死”,快意恩仇,像是后世黑社会的祖师爷,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当然后来被汉王朝消灭了。这里似乎只有“侠”而没有“武”。

浪漫的唐王朝出现了浪漫的唐传奇,唐传奇中的武侠作品无疑是很出彩的一类。唐传奇中出现了两类“侠”,一类是如摩勒(《昆仑奴》)、聂隐娘(《聂隐娘》)、红线(《红线》)这类“剑侠”,包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空空儿(《聂隐娘》),但是这里只见“武”,不见“侠”。另一类是黄衫客(《霍小玉传》)、虬髯客(《虬髯客》),这一类,快意恩仇,重然诺的人物,近乎《史记》里的“游侠”。又是只见“侠”不见“武”。也许李白的《侠客行》就是唐人对“侠”的典型理解,快意恩仇,杀人红尘,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就是唐人心目中的“侠”。

真正把“武”与“侠”结合的是《三侠五义》,后来俞樾先生把它定名为《七侠五义》。这里的“武”是指高超的武功,而“侠”就是主持社会正义,包括为朝廷分忧解难。无论是在朝的南侠展昭和“五鼠”,还是在野的北侠欧阳春、双侠丁氏兄弟,包括云中鹤魏真、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无不如是。此后发展起来的“公案小说”如《彭公案》、《施公案》之类就形成一个模式,那就是一个清官。身边聚集一批“侠客”。这里的“侠”是以朝廷的利益来区分的。

清末民初,出现了一个武侠小说热潮,以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宫白羽为代表,他们的主题始终是“正邪之争”,很奇怪的是他们的“正邪”往往是以武功流派来分的。这个“侠”居然就是正派武功。

港台新派武侠小说,开山祖是梁羽生,他的“侠”就是农民军,他称之为“义军”,对立面就是“朝廷鹰犬”。他是深受“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的史学观的影响的。他的最好看的一部小说《云海玉弓缘》挣脱了这样的藩篱,塑造了厉胜男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魔女”形象。可惜梁羽生束缚了自己。这样好看的小说就此一部。而成熟后的古龙笔下是没有“侠”的,有的只是“剑客”,他的代表作《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小李飞刀、阿飞、荆无命都是剑客,此后的楚留香、陆小凤、西风吹雪、叶孤城都只是剑客,他们都很自我。

看了这些,是不是更觉惘然了?

何谓武侠1——悼金庸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