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童趣——旧日童趣小序

标签:
文化旧日童趣今昔对比 |
分类: 往事如烟 |
旧日童趣
——旧日童趣小序
我楚狂人
人老了,有一种现象很奇怪,那就是眼前发生的事情常常被忘记,而遥远的往事却记忆犹新。忽然想到我们儿时的一些游戏嬉闹,与今天的孩子玩电游,看漫画,玩手机相比,差距竟然是那样大,简直天差地别。两相对比,恍如隔世。
我们儿时,物质生活真的很贫乏,总是觉得饿。于是今天的孩子不屑一顾的梅饼、支萝卜、鸡球饼干就成了孩子们的恩物,如果有几颗上海带来的大白兔奶糖,简直可以炫耀好几天。巧克力吗?没有听说过。同样的,玩的东西也就很土很土,很多玩具都是自制的。但是,爱玩是孩子天性,再简陋的玩具也能玩得很开心。知道那个成语“青梅竹马”吗?所谓“竹马”实际上就是一支细细的青竹竿,男孩子跨在其上,就幻想着骑在高头大马上,于是“驾驾”几声就意气风发地驰骋起来,这就是孩提时代的“郎骑白马来”了。一根细竹竿,竟然是驰骋腾飞梦想的寄托。现在的孩子是不会因为一支竹竿联想起一匹白马的,是今天的孩子太缺乏想象力,还是我们孩提时代太会欺骗自己?说不清了。但是这就是“世易时移”。
我们儿时玩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玩得花样还真不少:春天挖荠菜,夏天捉“知了”,秋天捉蟋蟀,冬天“掼菱角”。有没有“正规”一点的游戏啊?有啊,譬如踢小橡皮球。我们街上的几个孩子就有自己的球队,好像还有一个名字,记不得了,只记得我踢右后卫。我们附近电力学校附近的一片球场是开放的,沙土场地,那是我们经常踢球的地方。那时很崇拜球王李惠堂,铁腿孙炳堂,于是合议凑钱买了一个小型篮球当训练球,赤脚踢球,说是练“铁脚板”。很好笑吗?我们当时是很认真的。
记得当时上海叔太婆过年要来苏州,总会给我带一只小橡皮球。而这只小橡皮球的寿命几乎过不了年初五,往往被我一脚踢到不知哪一家的屋顶上,一来二去就找不回来了。
我们的球场就在天冱路,现在叫做劳动路。那片球场就在天冱路二号桥桥堍,当然现在已经连影子也找不到了。但是当年踢小足球,练“铁脚板”的印象终身难忘。当年一起踢球的街坊小伙伴,今天在哪里?
老来有滋有味回忆旧日童趣,真的感觉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