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旗制度探秘6意义与弊病

(2018-10-12 15:56:31)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八旗

意义

弊病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八旗制度探秘6

——清史札记之二

我楚狂人

六、八旗制度对满清王朝的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体会八旗制度对满清王朝的意义了。说白了,就是要让满洲人与汉人有所区别,避免被汉族人同化了。所以,满清王朝可以世代以蒙古格格为皇后,可以尊崇藏传佛教,而却一再坚持与汉民族划清界限,原因还是少数民族政权的不自信。

满清王朝用八旗统辖天下,不但是京城由八旗划片驻防,全国也由八旗划片驻防,关外老根据地还是由八旗划片驻防。这样,八旗有三个层面的势力范围,严密控制全国的要害。再加上经过顺治、雍正的改造,皇帝直接控制上三旗,皇宫的守卫由上三旗承担;皇帝直接控制下五旗的绝大部分兵力,以军事为基础的皇权独尊就这样得到了巩固。

为了保持对汉民族的威慑力,满清王朝一直在渲染“八旗军不可战胜”这样的神话。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样的神话也深入人心。所以我说,如果说太平军做过一点好事的话,那就是戳穿了这个肥皂泡。是太平军让人们发现八旗军并非不可战胜。也是太平天国战争让汉族人有了统兵的机会。一旦八旗军虚弱的本质被人们看穿,满清王朝就离土崩瓦解不远了。

所以我们说,八旗制度是满清王朝的命根子。

七、八旗制度的不可克服的弊病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八旗的根本就是满族人早期形成的牛录制度,而牛录制度的实质就是拖家带口打仗去。如果剥去八旗制度的民族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八旗制度实质上还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的世兵制度。一代为兵,世代为兵,一人为兵,全家受到供养。这样下去,能打仗的人越来越少,而靠着旗制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北宋王朝曾经饱受了世兵制之害,到了北宋末年,国家养着庞大的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耗空国库,坐以待毙。满清的八旗制度的结果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后世常说的“八旗子弟”,没用的养鸟遛狗吸鼻烟玩古董倒是学会了不少,有用的本领全没有。这与其说是子孙不肖,不如说是制度害人。八旗只剩下唬人了。

八旗制度,到了晚期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满清王朝还偏偏死守着“祖宗成法”而不思变。八旗制度与满清王朝同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八旗制度探秘6意义与弊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