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公平——减负小议之一

标签:
教育减负公平现状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说公平
——减负小议之一
我楚狂人
有一次与几个教育圈外的老友说起减负问题,不料几个老友居然异口同声反对减负,而反对的理由居然是“分数还是公平的”,“高考是仅有的还能让寒门子弟公平竞争的途径”,云云。一言以蔽之,减负不利于教育公平。
我愕然。这几位老友也都是有见识的人了,尚如此认识,减负之社会阻力可想而知。
不错,公平的原则,是教育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我们的祖师爷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公平是指什么?是指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在孔子门下,无论是城市贫民颜渊、农夫子路、巨富子贡,都只是同学;六十多岁的曾皙、十七岁的公西华,也只是同学,地位是平等地,同样参与平等对话。
但是真的这样理想吗?未必。提倡“有教无类”的孔子,就因为学生澹台灭明长相奇丑而冷落他,若非学生子游发现了澹台灭明的人品与才华,孔子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生冉有与老师的观点不太一样,于是老师说他是“小人”。而孔子对颜渊的偏爱也是显而易见的。真要公平,很难。
后来我们往往把用人的公平与教育公平混为一谈,这实际上是一种很难区分的问题。九品中正制往往被视为不公平的代表,但是又有人说这是贵族精神延续的途径。科举制度一向被认为比九品中正制公平,但是照样要开后门,如王维在九公主门下献艺。一考定终身有极大偶然性,如嘉庆皇帝的老师王尔琢的状元就是乾隆因为“龙兴之地”辽宁不出状元而硬生生从苏州人头上夺去的。
教育应该公平,但是教育从来就很难公平。要不然中外怎么都有那么多贵族学校?
再说国内现行教育制度,重点学校是从前苏联学来的。前苏联垮台这么多年了,但是我们的重点学校越办越起劲,甚至用“星级”来细分,生生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何来公平?你以为靠加班加点能解决这个不公平?根本不可能。事实证明,补课的效果是很值得怀疑的。
小学里就流行标准答案式的“双百分”的追求。殊不知人本来就有多样性,成才的道路本就是多样化的,用统一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本就是不公平。
分数公平吗?如果分数公平,何来高考移民之说?
指望靠考分来获得公平,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梦。指望通过加班加点获取分数,从而获得公平更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梦。
忽然想到,马云只是一个落榜生、复读生、屡考之后的专科生。分数对马云很重要吗?马云通过分数获得了公平了吗?
支持减负吧,还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