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河的桥1——金阊门旧事补遗之六
(2018-09-19 07:15:01)
标签:
文化阊门桃花河板桥宝成桥 |
分类: 苏州夜话 |
桃花坞河的桥1
——金阊门旧事补遗之六
我楚狂人
桃花坞河或称桃花河,西起宝成桥弄阊门内城河,东接香花桥西北街河,再接东北街河,出娄门水关。苏州古城内河三横四直图始见于清嘉庆二年(1797),现存城隍庙工字殿,图中将“桃花坞河、东西北街河”称之为第一横河。我还是认为该称“第三横河”。桃花坞河上由西向东依次有板桥、宝成桥、桃花桥、新善桥、桃坞桥、日晖桥、松亭桥。
1.板桥
《金阊区志》载:“板桥,位于石幢弄南头,南堍为仓桥浜,北堍为宝成桥弄街。始建年代无考,清嘉庆《苏州郡城三横四直图》上称东板桥。三跨石板桥,跨径9.9米,宽1.8米,长16.2米。”
两端步阶,南15级,北12级。4根长方石柱支撑着2根横梁,4块长条花岗石并列铺在横梁上,两边用青(红)砖砌扶栏。一座如此简易的桥,却也相安无事地度过了两百多年。2014年重修,在原桥大部分不动的情况下,桥面上增加每边6根石栏望柱,栏柱间用青砖构筑实心栏板。
按:苏州称“板桥”的有好几处,如三香路杨家桥天主堂一段称板桥,原狮子山与何山之间有板桥。
民国《吴县志》载:“宝成桥,在桃花桥西,清嘉庆七年(1802)重修。” 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清乾隆《姑苏城图》、清嘉庆《苏州郡城三横四直图》、民国二十九年《吴县城厢图》均著录。
《金阊区志》载:“宝成桥,位于桃花坞大街西段,南通五峰园弄,北为桃花坞大街。清嘉庆七年修(1802)修,系砖石桥。1978年改水泥石板桥,跨径4.8米,宽2.9米,长5.5米。”南北有步阶7/7级,桥面由4块长条花岗石并列组成,花岗石栏杆,桥宽实际为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