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河的桥2
——金阊门旧事补遗之一
我楚狂人
二、中市河上的桥
中市河有桥九座,自西至东依次如下:
1.探桥,俗名坍桥。位于北童梓门,即阊门水城门外,跨中市河出护城河口。相传古代守城军队在此侦探敌情,故名。明洪武年间修月城时建,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原为石拱桥,1966年改建为水泥平桥。
2.外水关桥 ,位于阊门横街南端,跨中市河,西近水城门,故名。建于清代,1965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面。
3.宝源桥,又名新造桥,位于阊门饭店南,跨中市河,桥南为西中市,北为下塘街。1956年改建,1970年重建。单孔钢筋水泥平桥。
4.泰伯庙桥,位于皋桥西,跨中市河,桥南为西中市。因北堍泰伯庙得名,苏州人简称为庙桥。《平江图》中即名庙桥。《吴郡图经续记》作至德桥,因桥北泰伯庙至德坊而得名。此桥南宋乾道初(约1165年)知府沈度始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巡按御史陈瑞重建。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原为石拱桥,民国十三年(1924)改建为水泥梁桥面。
5.张广桥,位于皋桥东堍阊门西街南口,跨中市河。建于宋代,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重建。1982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桥。
6.虹桥 ,位于阊门下塘街中段,跨中市河,南通东中市。见载于宋《平江图》。原系拱式石桥,清道光二年(1822)重建。桥西南河面上建有桥亭,亭内供关帝像。1957年桥亭危险被拆除,桥改建为水泥桥面。可能那时我们还小,这个桥亭没有印象了。按:苏州城外也有虹桥,在今桐泾路与干将路交汇处,旧为市郊虹桥大队所在,今成闹市。这是重名。
7.中市桥,近年新建这是中街路北沿并跨护城河出四摆渡的配套工程。
8.崇真宫桥,《平江图》中名宫桥。位于阊门内下塘街,跨中市河,南通东中市,北对崇真宫,因此得名。明王鏊《姑苏志》称:“崇真宫前青石扶栏,雕刻工巧,细如丝发,为吴中桥栏之最者。”清乾隆《吴县志》称:“后圮,重建尽失旧制。”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经重建。1982年重修。石板桥面,石柱桥台,两侧石柱上有系缆孔4个。
9.过军桥,位于河沿街南端,跨中市河,南通东中市。《平江图》中名南过军桥。据清康熙《苏州府志》,过军桥有二:“一在崇真宫东,名南过军;一在崇真宫后,名北过军”。1980年改建为钢筋水泥平桥。按:一说,北过军桥据说也就是小平门桥,即平四桥。
中市河的情况大致如此。
附言:图片还是插不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