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一个孩子都是“富矿”——写在首届联办班入学二十周年聚会之前之一

(2018-07-15 07:30:54)
标签:

教育

联办班

二十周年聚会

富矿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富矿”

——写在首届联办班入学二十周年聚会之前之一

我楚狂人

首届联办班入学半个学期,期中考试后例行举行家长会。

我从不喜欢家长会后点名留下家长个别交流,因为学生不喜欢,以为这就是“告状”。但是总会有家长自动留下来交流,实在对孩子太关注了。

这不,一位家长就在办公室等我。我知道,他的孩子入学分数殿后,入学摸底考试最后一名,这次期中考试还是最后一名。他稳不住了。

那家长问我,老师,你说实话,我的孩子是不是“富矿”,还值不值得开采?

我说,肯定是。

那家长狐疑地问,这样的连续垫底,这样的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样地缺乏学习兴趣,还是“富矿”?

我说,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一接触音乐、电脑就注意力集中,创造力超群。他的电脑水平已经连我们的电脑老师也比不上了。

那家长是一个电脑公司老板,一听这话,自豪地说,这倒是。在孩子初二的时候,我们公司的工程师就要和他讨论问题了。

……

其实,我很想大声对这位家长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富矿”,只是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罢了。

事实证明,这个学生现在已经成长为高级人才。

我们对学生的评估,往往把考分看作是唯一标准,这是害死人的思维方式,扼杀了多少“偏才”。小学里追求“双百分”,死背“标准答案”,从一开始就在扼杀创造力。这就是我们当今教育的一大悲哀。

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这个“无类”我们通常着眼于家庭出身、年龄、学习基础等方面,其实也应该包括发展方向。孔子的学生门下“十哲”如《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他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颜渊,更不以颜渊为唯一标准来要求学生。但是我们今天却非常可笑地以考分为唯一标准来要求学生,甚至以此来区分学生。这完全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前两天,有学生又和我谈起这件事,并说当时大家对我对这个学生的宽容和维护不理解。我把这个道理给他们说了。他们现在也是家长了,也有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有对自己子女的评估。我愿这样的评估更加科学一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富矿”——写在首届联办班入学二十周年聚会之前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