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坊2宜多宾巷嘉余坊等

标签:
文化相门庆元坊宜多宾巷嘉余坊等 |
分类: 苏州夜话 |
庆元坊2
——相门访古之十
我楚狂人
庆元坊有好几条相交的街巷,自北向南附录于下。
2.宜多宾巷
宜多宾巷原名糜都兵巷,位于嘉余坊北面,东出人民路,西出庆元坊,与韩家巷相直,糜都兵即宋代武将糜登,都兵为其职衔。糜登曾练兵以抵御北兵入侵,据载:“登习射、训兵、修器械、立旗帜,军容士气一新”。父老为之立生祠。后糜登转为朝议大夫,封吴县开国男,七十七岁卒。其故里便取名糜都兵巷,后讹称耳朵柄巷,又讹称宜多宾巷,皆失原意。
卢熊《苏州府志》作麋都兵巷,王鏊《姑苏志》、乾隆《苏州府志》均作糜都兵巷。同治《苏州府志》作糜都宾巷,民国《吴县志》复作糜都兵巷。《姑苏图》标泥土壁巷,《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宜多宾巷。
巷长161米,宽3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现东段为异形水泥道板,其它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巷南有兴福庵。旧时本巷与嘉余坊间有光荡巷,术士莫起炎住光荡巷。
3.韩家巷
韩家巷位于金太史巷北面。韩家巷位于金太史巷北面,东出庆元坊,与宜多宾巷相直,西出永定寺弄。传住有姓韩的大户人家,故名。民国《吴县志》作韩家巷,并注:“(在)糜都兵巷西。”《姑苏图》标韩家巷,《苏州城厢图》有路标,未注巷名,《吴县图》、《苏州图》均标韩家巷。长124米,宽3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4号为鹤园,初建于清光绪末,创建者为洪尔振,取俞樾“携鹤草堂”四字,因名鹤园。鹤园的情况我在《姑苏小园》中已述,这里不重复。
4.嘉余坊
嘉余(馀)坊位于人民路西侧,弹子巷北面,东出人民路,西至庆元坊,与金太史巷相直。该处为旧时古城大市口。坊因鱼市成名。唐《吴地记》作嘉鱼坊,范成大《吴郡志》也作嘉鱼坊,并注“鱼行桥西”,列“坊市”乐桥西北栏下。卢熊《苏州府志》作嘉鱼坊。王鏊《姑苏志》录作嘉鱼坊巷,乾隆《苏州府志》、同治《苏州府志》既录嘉鱼坊巷,又录孙织纱巷,是因一巷两名,误作两巷。民国《吴县志》作嘉鱼坊巷。
按:唐代六十坊留下名字的不多,嘉余坊为其中之一。
5.金太史场
现名金太史巷,因传旧时一金姓太史居此而得名。金太史巷东接庆元坊,与嘉余坊相直,西出永定寺弄。民国《吴县志》作金太史场,原名百花巷、金太史场,卢熊《苏州府志》作百花巷,民国《吴县志》作金太史场,《姑苏图》标作后永定,因巷处永定寺之北故。《苏州城厢图》有路标,未注巷名。《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金太史场。长167米,宽3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4号即吴云听枫园原大门,后因市二中校办厂占用,改在庆元坊出进。现市二中已经不存在了,不知现状如何。
6.怡园里
怡园里在医院南侧,东出人民路,西出庆元坊。这里原先都是怡园顾家的产业,多老宅。随着干将路拓宽,怡园里不复旧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