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11悬桥巷

标签:
文化相门平江路悬桥巷 |
分类: 苏州夜话 |
平江路11
——相门访古之五
我楚狂人
三、平江路的横巷6
9.悬桥巷
悬桥巷西出临顿路,与旧学前相直,街口有悬桥,巷因桥得名;东跨众安桥,俗称大新桥,出平江路,过街斜对大新桥巷。巷长414米,宽2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
悬桥巷古名迎春巷。唐武德年间析吴县设长洲县,在今玄妙观之北建长洲县署,称今史家巷为县后巷,县署东(今旧学前口)有桥名县桥,于是就将迎春巷改名县桥巷,一名员峤里。明万历年间,为权宦魏忠贤在巷内造真观,为安全计,建造悬桥控制人员进出,此巷故改作悬桥巷。
悬桥巷内曾住过不少历史名人。明代高士徐波因国变弃家,入鄣山读书,将巷内宅第送给外孙许眉叟,内有精雅宏敞的圆峤仙馆、来鹤亭、碧梧龛诸胜。复社成员、与杨廷枢齐名的郑敷教宅桐庵亦在巷内。清嘉庆七年(1802)著名藏书家黄丕烈迁居此巷,专门建屋,储藏宋刻善本书,于是,巷中就有了著名的藏书楼“百宋一廛”。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朱绶世居此巷,后移居幽兰巷、孔付司巷。悬桥巷27、29号还是清代出使俄、奥、德、荷四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状元洪钧的宅第及宗祠;23、25号曾是现代名中医钱伯煊(1895-1986)悬壶济世之处。顾家桥的顾氏祖业顾家花园是清代早期建筑,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诞生于此。著名教育家叶圣陶(1894-1988)从小生活在巷中潘家祠堂之西,与顾颉刚一起在张氏塾中读书。
除此以外,悬桥巷内还曾有不少名贤祠堂。如丁氏二贤祠,祀汉梁将军丁宽、唐太常寺卿丁公著;丁参议祠,祀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温处道丁元复;陈五经公祠,祀明翰林院检讨陈继清;潘公祠,祀清户部主事潘世璜;张公祠,祀清旌表善行赠朝议大夫张凤德等等不一而足。
23、25号钱伯煊故居,27、29号洪钧故居,37号查宅, 41号丁氏济阳义庄,45号方嘉谟故居,46号潘氏松鳞义庄,55~60号潘宅,均属市控保古建筑。
关于洪钧和赛金花,我在《苏州儒教文化遗存》和《小说苏州》之“孽海花”中都已经比较详细说过,这里不赘言。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参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