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街12水仙弄孔付司巷醋库巷

标签:
文化葑门内外十全街水仙弄孔付司巷醋库巷 |
分类: 苏州夜话 |
十全街12
——葑门内外之二
我楚狂人
四、十全街两侧街巷4
6.凤凰街2
附:凤凰街两侧的街巷1
凤凰街既然是内环主干道,自然有许多相交的街巷,附录于此。
带城桥下塘与滚绣坊
凤凰街南端带城桥北堍东西两侧为带城桥弄和滚绣坊,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重复。滚绣坊口现有苏州最贵的面店同得兴,其“水晶坦面”曾获全国小吃金奖,也算是苏式面的一个代表性面店。
水仙弄
水仙弄位于凤凰街南段西侧,以弄内原有水仙庙得名。全弄呈曲尺形,南口在滚绣坊南林饭店东,向北折东出凤凰街。
水仙弄因弄内旧有水仙庙得名。所祀之神传为唐传奇主角柳毅,苏州多有柳毅遗迹。王鏊《姑苏志》作水仙庙巷,同治《苏州府志》作水仙巷,并注“(在)乌鹊桥东北,旧名水仙庙巷。”《苏州城厢图》东西向标作北水仙弄,南北向的标水仙弄。《吴县图》则统标水仙弄。民国《吴县志》卷三十四:“水仙庙在府治东南醋库巷,古苍龙堂,今奉为上元乡土谷神,创建无考。清咸丰十年毁,同治中重建。”巷长195米,宽2.4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现建为居民小区,通道均为异形道板路面。
孔付司巷
孔付司巷位于凤凰街南段东侧,东出迎枫桥弄,西出凤凰街。巷长445米,宽3~4.5米,1983年改建,东段200米为沥青路面,西段245米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现西段为异形道板路面。巷内环境幽静,东段的紫藤长廊为春天一景。
同治《苏州府志》并注:“(在)新造桥西北,旧有夫子庙,巷名以此。明孔镛居之,后更孔副使巷。”明代孔镛官居右副都御史,故更名孔副使巷。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孔夫子巷,民国《吴县志》仍作孔夫子巷,也注“孔镛居之,后更孔副使巷”。但《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中均已标孔副司巷。因吴语中司、使两字谐音之故。后又以副字的非规范简体字付代之,遂讹称孔付司巷。1966年曾名前进巷,1980年复今名。
孔付司巷周围,清末时较为荒凉,后因6号辟为百年老校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的校门,巷因此人气日盛。
醋库巷
醋库巷位于凤凰街南段西侧,以北宋时在巷内筑醋库得名,东出凤凰街,西出平桥直街,巷长500米,宽4米,20世纪80年代改弹石路面为彩色菱形水泥道板路面。巷东端北侧原有支弄称东瓦爿弄,南侧原有支弄称加官弄, 20世纪50年代撤销弄名并入该巷。
北宋时在此设监酒厅,筑醋库,因以名巷。醋库巷旧时为官宦绅衿聚居区。《吴郡志》卷六:“状元坊,醋库巷,黄魁所居。”又作“状元坊,淳熙八年,黄由魁天下,郡守韩彦质以表其闾。”
十梓街
十梓街与凤凰街在南仓桥十字相交。因为十梓街是苏州古城主干道之一,内容较多,准备后面专题写,这里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