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街3砖桥等

标签:
文化葑门内外十全街砖桥等彭定求彭启丰 |
分类: 苏州夜话 |
十全街3
——葑门内外之二
我楚狂人
二、十全街的桥梁1
十全河上有诸多桥梁。有有心人“西馆采莲”者,用了数年功夫,把苏州城区所有的桥梁都走了一遍,拍了一遍。钦佩!他统计十全河上有桥梁十五座,自西至东为仓桥(明)、帝赐莲桥(宋)、福民桥(明)、乌鹊桥(宋)、滚绣桥、进士桥、船场桥、南林桥、带城桥(宋嘉泰前)、织造桥(清)、星造桥(明)、南石桥、吴衙桥、百步桥(宋名砖桥)、清水桥。另有“临川老客”整理了十全河上的桥梁,我这里的图片多采用“临川老客”的作品。
我这次的足迹是以葑门为基点的,我们就从葑门城门口葑溪上的安里桥看起,由东向西。
1.安里桥
安里桥位于葑门外十全街东端,扼葑门出门的咽喉,一度曾名安利桥,因重名,且与历史记载不符,2014年正名为安里桥,取保境安里之意。宋《平江图》标注“安里桥”。明《姑苏志》,清康熙、乾隆《苏州府志》有著录。20世纪60年代,因“里”“利”谐音,俗名“安利桥”。 2014年正名为安里桥。
安里桥始建于宋。元至正十四年(1354),由城东丹霞观道士周玄初主持重建。明成化十年(1474)修建。清同治十二年(1873),改为木板桥面。1980年扩建。1990年又改建。
现安里桥长12.8米,宽18米,跨径10.1米。
2.清水桥
3.百步桥
百步桥,跨十全河。北出吴衙场东端,位于百步街南段,南出十全街。宋《平江图》称砖桥。《宋平江城坊考》载:砖桥,范、卢二《志》著录。
小结一下,此桥长期名为砖桥,曾名春和桥、转桥。现名百步桥,仅因百步街南端之故,无据。
2008年重修,新建两边护栏,由青色城砖砌成,护栏中间镶嵌一块大理石,阴刻填红“百步桥”桥名、沧浪区人民政府于二00八年修建。沥青路面。护栏高0.7米。
砖桥南堍是清代祖孙状元、四代大学士彭氏府第。
彭氏祖孙状元为彭定求(1644——1719),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字勤止,一字南畇,道号守纲道人,(今苏州吴县)人。康熙中会试廷对皆第一,援修撰,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曾皈依清初苏州著名道士施道渊(按:即清初穹窿山上真观的铁竹道人)为弟子,又尝师事汤斌。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生平服教最切者,尤仰慕王守仁等七贤,尚作《高望吟》七章以见志。又著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集》等。历任侍讲时,曾选择《道藏》所收道书的一部分及晚出之道书,以为精要者,辑编成帙。
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又号香山老人,江南长洲(今苏州)人,彭定求孙。雍正五年进士第一,历官修撰,入直南书房,乾隆间吏部、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晚年主讲苏州府学紫阳书院,有《芝庭先生集》。
我祖父在世时曾说起,苏州在清代有四大家族“彭宋潘韩”。居首的彭家就是彭启丰家族。至于贝聿铭出身的贝家,严庆祥出身的严家,都属于晚清后起的巨族。
彭氏宅邸,从方位看应该在现在的十中南校区范围内,今无痕迹。
我的印象中,砖桥改成水泥平桥的时间不应该在1952年,应该稍晚些。我的外祖母晚年住在十全街南侧砖桥堍,我印象中还有石级拱桥的印象。后来在江苏师院读书,学校图书馆附近的南校门就在百步街,我去钱仲联先生的十全街寓所请教,经常走过砖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