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狗烹——狗年说狗之六

标签:
文化狗年说狗走狗烹 |
分类: 谈天说地 |
走狗烹
——狗年说狗之六
我楚狂人
“走狗烹”这句话完整地说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见《史记越世家》,这是越大夫范蠡写给越大夫文种的信里的一句话。看事情透彻的范蠡告诉文种,越王勾践是一个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阴狠之徒,劝文种功成身退。文种不听,果然被勾践杀了。
其实同时代的伍子胥的下场何尝不是一次“走狗烹”呢?只是没有如范蠡这样的朋友提醒罢了。聪明的孙武不知所踪,也就是另一个范蠡。
“走狗烹”,质白一点讲叫做“杀功臣”,最出名的就是朱元璋杀功臣,民间甚至弄出一个“炮打功臣楼”这样的桥段来,说是朱元璋做了皇帝,请功臣聚餐,然后用大炮轰击,全部打死。只有未卜先知的刘伯温溜掉,还有“福将”胡大海跟着刘伯温幸免于难。其实朱元璋杀功臣完全没有这样粗糙,他是用很精致的手段炮制的,这就是明朝初年的三大案,即胡惟庸案、蓝玉案、李善长案,将功臣尽数杀死。刘伯温也没有幸免,他被朱元璋借胡惟庸的手毒死。胡大海更是没有活到朱元璋做皇帝,早早在金华死掉了,连他的继承事业的儿子也在三大案中被杀。常遇春早早死掉,给后人留下了富贵;徐达被逼死,也给后人留下了富贵。只有知机的汤和富贵而终。
同样出名的杀功臣者是汉高祖刘邦,杀韩信等三大将,最后连连襟樊哙也没有放过。
朱元璋杀尽功臣,以为给孙子留下了安稳的江山,刘邦杀尽异姓王以为刘氏安稳了。但是刘邦没有想到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叛,朱元璋没有想到“靖难之役”的叔侄相残。家天下,即使“走狗烹”又何尝有什么用处?
其实,宋高宗杀岳飞,一定意义上也是“走狗烹”。所以韩世忠、张俊赶快交兵权,否则下一个“莫须有”或者就是他们。历史上,“走狗烹”屡见不鲜,几乎成了“常态”,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反而成了另类,所以被人一再称道。物以稀为贵啊。
做走狗要有做走狗的觉悟,知道何时该“狗”,何时该“走”,范蠡、张良、汤和是也。
做走狗也不容易啊,狗狗其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