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唐代绘画1三个阶段
(2018-01-21 09:10:45)
标签:
文化唐代文化绘画三个阶段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简说唐代绘画1
——闲话唐代文化之四十五
我楚狂人
唐代不仅仅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还出现了一大批如画圣吴道子等杰出的画家。有人甚至把唐代的绘画称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时期。
唐代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由于其强大,整个社会风气开放自信乐观向上;由于其富有,让更多人有了研究艺术的余暇,而这些,正是绘画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
唐代的绘画直接从隋朝的绘画延续而来。
隋代立国虽然仅短短38年,但却是结束了长期战乱分裂的大朝代,大一统的国家恢弘的气派,催生了绘画成就,南北地区的名家巨匠如杨子华、展子虔、董伯仁、郑法士、孙尚子、阎毗等人,云集京洛,得以相互借鉴和交流,营造了交流和展示的良好环境。隋代统治者复兴佛教,使北周灭法中遭受打击的佛教又得以抬头和传播。隋文帝下诏修建寺院,宗教美术又重新活跃,并有大规模创作活动,长安、洛阳、江都等地寺庙都有名家手笔。敦煌莫高窟现有隋窟70余座,题材和风格都在进行新的探索。自南北朝兴起的描绘贵族人物肖像和生活风俗的绘画也有较大发展,以描写山川风景为主的山水画则开始脱离稚拙而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隋代统治者对古书画的收藏也比较重视,隋灭陈时即将其宫廷收藏尽数收纳,隋炀帝时又于洛阳观文殿后建妙楷台、宝迹台,分别收藏法书名画。而所有这一些,都为唐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其艺术成就大大超过往代。但是,由于纸本和绢本的绘画作品很难保存千年,我们今天只能从极少侥幸保存下来的珍品来体会唐人的艺术,管中窥豹而已。
一、唐代绘画的几个阶段
唐代绘画有这样几个时期,一是初唐时期对前代的继承阶段,二是盛唐时期的百花齐放阶段,三是盛唐之后的延续阶段。
初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活跃于唐太宗时代的闫立德、阎立本弟兄和尉迟乙僧,画作以宫廷人物画为主,代表作有阎立本的《凌烟阁功臣图》等。这个阶段,并无太多创新,多为继承。据阎立本自己说,他就是学的梁代大画家张僧繇。这个时期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画家是李思训,被后世董其昌尊为山水画“北派之祖”。实际上也是从李思训开始,山水画才成为独立的画种。李思训一直活跃到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重要的发展阶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有吴道子、王维等等。
盛唐时期有被后世尊为“画圣”的吴道子,吴道子是一个多面手,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无一不精,尤精擅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王维创水墨山水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这个问题后面专门说。这个时期著名的画家还很多,有以画马出名的“曹将军”曹霸,有山水画名家郑虔,有花鸟画名家姜皎,有仕女画名家周昉等等,一时极为繁荣。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渐衰,但绘画艺术仍继续发展和提高。周昉在贵族仕女及宗教壁画的创作实践中,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王宰、项容、毕宏、刘商等都是山水名家,边鸾、梁广、刁光胤精于花鸟,韩斡、戴嵩专工画牛,李渐、李仲和父子画少数民族游猎题材的“蕃人、蕃马”,都各尽其妙。中晚唐时中原战乱,玄宗、僖宗曾先后去四川避乱,一些画家也陆续入蜀。中唐以后,四川成都逐渐成为绘画中心之一。中原入蜀的名画家有常粲、孙位、张询等,不少画家在成都大圣慈寺等寺观中留下画迹。刁光胤等在四川设帐授徒,有的画家还带去中原画本,在中原绘画艺术的影响下,四川地区有不少画家成长起来,如左全、高道兴、房从真、麻居礼都是宗教画的能手。因此,“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为五代时期西蜀绘画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江南地区的绘画此时也处于发展之中,朱审得山水之妙,驰名南北,他所画卷轴障壁“家藏户珍”;张志和,号烟波钓徒,自为渔歌并画为卷帙;顾况亦以山水著名。李德裕镇守浙江,好图画收藏及延纳画家,武宗时灭法毁天下寺塔,他将江南寺庙名家画壁都集中在镇江甘露寺,其中包括吴道子、韩斡等唐代名家及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等前代名家的画迹,名作荟萃。极大推动了江南绘画的发展。
这就是唐代绘画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