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1家学渊源

(2017-11-10 07:48:53)
标签:

文化

明代思想家

王夫之

家学渊源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1

——明史札记之四十九

我楚狂人

王夫之(1619107日-16922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七十余种,著述宏丰

明末清初三大家中,我读王夫之的著作最少,所以下面的叙述可能有不得要领之处,请行家指正。

一、老来子家学渊源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初一(107日)子时,王夫之生于衡阳府城南回雁峰。其父王朝聘50岁,母谭氏47岁。这是真正的老来子。崇祯十五年(1642年)王夫之与两位兄长同赴武昌乡试,这是王夫之第四次参加乡试,这一次王夫之以《春秋》第一,中湖广乡试第五名。王夫之的长兄王介之也中举第40名,好友夏汝弼、郭凤跹、管嗣裘、李国相、包世美皆中举。秋,王夫之与王源曾等百余人在黄鹤楼结盟,称为须盟大集这一年王夫之还是23岁的风华少年,而他的长兄王介之已经是四十好几的壮年了。

王夫之出生在一个诗书传家的家庭里,自幼从父兄读书。天启二年(1622年)三岁的王夫之开始跟随长兄王介之读书。天启五年(1625年)六岁的王夫之已经跟随长兄王介之完成了十三经的学习。可算是早慧。崇祯元年(1628年)王夫之跟随父亲王朝聘学习经义。崇祯五年(1632年)十三岁的王夫之中秀才,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荐其入衡阳县学。但是后来的科举路并不顺利,崇祯六年(1633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武昌参加乡试,均落第。崇祯九年(1636年)王夫之再次与兄长王介之、王参之参加乡试,皆落榜。崇祯十二年(1639年)王夫之第三次次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乡试,均落第,只有长兄王介之中副榜。从秀才到举人,王夫之用了十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自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北上参加会试,因李自成军攻陷承天,张献忠军攻陷蕲水,道路被阻,王夫之兄弟自南昌而返。王夫之的科举路也就终结了。

此期间,崇祯七年(1634年)王夫之开始跟随叔父王廷聘学习作诗。

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一生耿介,天启六年(1626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国子监毕业,因拒绝贿赂选官,被罢选返乡。崇祯四年(1631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在京城拒绝权相温体仁党羽索贿,气愤之下撕毁荐贴,自誓不出赇吏胯下以重辱先人而这些,对王夫之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1家学渊源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王夫之1家学渊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