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三大家之黄宗羲1简介

标签:
文化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黄宗羲1
——明史札记之四十八
我楚狂人
梨洲先生黄宗羲是一代学术大家。黄宗羲(1610.9.24——1695.8.12),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向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这个称号的由来。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我一向认为,黄宗羲最重要的著作是《明夷待访录》,这是黄宗羲学术思想精华的结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昆山陈墓任教席,在学校图书馆喜得一本《明夷待访录》,潜心研读。正好那时的高中语文教材有课文《原君》,更促进了我对《明夷待访录》研读的兴趣。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清楚记得当年初读《原君》时受到的思想震撼。明朝末年,“天崩地解”,所有的传统思想都受到了冲击,甚至因这种冲击而崩塌。黄宗羲的老师,被称为“心学殿军”的大学者刘宗周绝食而亡,固然是殉国,又何尝不是殉道?而黄宗羲却在绝望中思考,他石破天惊地喊出了“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的吼声,成为几千年来对君主制否定的春雷第一声。这就是黄宗羲痛苦思考的结论。黄宗羲把《原君》列为《明夷待访录》的第一篇,是有深意的。
一个人只要一辈子写过《原君》这样一篇文章就足够了,何况黄宗羲的著述是浩如大海。
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