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金桥——姑苏遗桥之九

标签:
文化姑苏遗桥剪金桥剪金桥巷 |
分类: 苏州夜话 |
剪金桥
——姑苏遗桥之九
我楚狂人
说一座有故事的桥。胥门内学士街隔着第一直河有剪金桥巷,南起道前街,北到通和坊口的昇平桥东堍。剪金桥巷因巷内有剪金桥而得名。
剪金桥久废,其原址在什么地方?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位于道前街西端,跨第一直河。这种说法不知源起何处?因为见诸“百度百科”,颇有影响。但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误把剪金桥巷口的歌薰桥当做了剪金桥。另一说出自唐《吴地记》、宋《吴郡志》等地方志的著录。说是原桥跨第一直河南起第一横支,即今瓣莲巷西口之南。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由此可见,第一直河南起第一横支就是瓣莲巷的走向,或者说,瓣莲巷也是“人家尽枕河”的。这条横支约在20世纪20年代被填没河道,剪金桥也被拆除,仅存剪金桥巷地名。
儿时家住胥门外,外家在慕家花园,所以经常走过剪金桥巷去看舅舅。很奇怪这个地名,后来才知道民间有“吴王剪金买胭脂”的传说。说是越国献绝世美女西施深得吴王宠爱,吴王日日陪伴小船游荡于苏州,一天船行此间,突然伍子胥骑马来报告国事军情,并当场指责吴王不问国事只顾游山玩水,这样下去要亡国的。于是西施大哭大闹,说伍子胥扰了她的游兴,吴王见西施的哭闹已经把脸上的脂粉挂花了,而且身边又没有备用脂粉,于是叫手下去前面的小粉弄,买些脂粉回来重新梳妆。小粉弄也就是旧时专门生产和卖胭脂粉黛的小弄。因胭脂花粉在古代苏州被称为小粉,故名小粉弄。可是吴王此时发现自己没有带钱,于是就从自己的头上拔出一支金簪,剪了一小段差人前去换脂粉。后人就把当年吴王剪金簪处的小桥命名为剪金桥。
这个故事坐实了西施女间谍的身份,但是细节很可疑。首先是春秋末期,是不是已经用胭脂?好像用胭脂是西汉以后的事情,还是北方游牧部落带来的风气。其次是“剪金”这桩事情本身,也太有点才子佳人的风流味了。
剪金桥河道,与吴王莲花池相去不远,船行至此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故事本身的戏剧意味未免太过。民间故事嘛,姑妄言之姑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