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烟桥和他的小说1读书生涯
(2017-09-28 08:10:50)
标签:
文化小说苏州范烟桥读书生涯 |
分类: 苏州夜话 |
范烟桥和他的小说1
——小说苏州之十四
我楚狂人
范烟桥(1894。7.3.--1967。3.28.) ,乳名爱莲,学名镛,字味韶,因敬慕南宋词人姜夔,取其诗句“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中的“烟”、“桥”两字,合而为号,号烟桥,别署含凉生、鸱夷室主、万年桥、愁城侠客,吴江同里人。出生于同里漆字圩范家埭的书香门第。后移居苏州温家岸。范氏为范仲淹从侄范纯懿之后,明末范思椿从苏州吴趋坊迁至吴江同里,至范烟桥已是第十世,辈号“钦”。父亲范葵忱为江南乡试举人。范烟桥性不喜经文,却爱读母亲严云珍藏的弹词和小说,为不让父亲知晓,他于晨晚间枕边偷读,由于用眼不当,造成近视。长大后,喜带墨镜。范烟桥多才多艺,小说、电影、诗、小品文、猜谜、弹词无不通谙,还善书画、工行草、写扇册、绘画等,是红极一时的“江南才子”。他一生著述颇丰,有《烟丝》、《中国小说史》、《范烟桥小说集》、《吴江县乡土志》、《唐伯虎的故事》、《鸱夷室杂缀》、《林氏之杰》、《离鸾记》、《苏州景物事辑》等等。
一、读书生涯
1907年,14岁的范烟桥就读于同川公学,成为金松岑的学生之一。深得金松岑先生的喜爱,在金松岑的影响下,初涉了文、史、地、诗歌、小说。
1911年,范烟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吴长元公立中学(苏州草桥中学前身)。这时,同学有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顾颉刚(诵坤)、文学家教育家的叶圣陶(绍钧)、画家的吴湖帆(万)与陈俊实(子清)、书法家的蒋吟秋(镜寰)、作家的郑逸梅(际望)、小说家的江铸(红蕉)等,范烟桥也以自己的文章和同学相交流。
范烟桥在同里,仰慕陈去病、柳亚子等人成立的南社,也与徐平阶、张圣瑜等人在先贤袁龙复斋共创“同南社”。一时上海、无锡、盐城、海宁等地,大江南北入社者有500余人,影响很大。范烟桥所办的刊物为《同南社社刊》,两年后,油印改为铅字排印,每年一册,直至十册,格式也仿《南社丛刻》分录文、诗、词三部分。稍后,范烟桥由柳亚子介绍加入了南社,入社号为第969号。他在晚年还撰写有关南社的文章,写有约2万字的《南社琐谈》,这是他对“南社”所作的杰出贡献。
1912年,苏州草桥中学复课,范烟桥到苏州继续读书,因学校发生学潮,校方与学生相持不下,范烟桥辍学回乡。秋天转入杭州之江学堂,其时孙中山先生辞掉大总统之职,在途经杭州时赴之江演讲,范烟桥认为“言论丰采”动人,邀几位同学与孙中山先生一起合影留念。翌年改入南京民国大学,二次革命爆发,学校迁上海,范烟桥回家向表舅钱祖翼学书法,自此结束学生时代,转入自学阶段,并从事文化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