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年前的歌——恢复高考四十年后记

(2017-06-12 07:22:02)
标签:

教育

恢复高考四十年

歌声

一道坎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四十年前的歌

——恢复高考四十年后记

我楚狂人

四十年前的高考结束,北京的艺术院校举办了新生入学音乐会,中央电台进行了实况转播。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电视转播,因为那时电视还很不普及,我们这个水乡小镇也只有镇政府有电视机,我们学校是1978年才有了一台18吋黑白电视机,这是镇上第二台。就是这次音乐会,一些日后声名远播的名字首次被人们知道,如蒋大为、王洁实……记得当年我在收音机里听着这些歌曲,心里很是激动。我震惊我的同龄人中积压了这么多人才,仅音乐一项就如此,何况其他各专业。

艺术院校向来招生条件严苛,1977级尤甚,据说录取率只有0.6%。但是,积压了十年的人才一下子井喷,如何得了。这十年文革真是耽误了国家,耽误了人才。

1977年的考生,如今不少人已经年近古稀,早就退休了。想当年,挤啊,揪住青春的尾巴,使劲挤上这最后一班驶向理想彼岸的航船。多少人没有挤上航船,挥挥手继续走自己的路。而挤上航班的人终于成为新中国最特别的一届新生,这里,日后出现了多少国家精英。

如今的高考早已贬值。1979年,我的学生金明林,全县全学科竞赛总分第八,尚没有信心报考本科院校,只考了中专太仓师范。但是这又怎样,不妨碍他事业上的不懈追求。而今天,几乎真心想上大学的考生都能上大学,学校好坏而已。其实高考只是一道坎,学校好坏不能证明什么,进了大学还得自己读书。不会自己看书,什么好学校对你也没有用。钱穆、华罗庚都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不妨碍他们成为大师。而我们的高等学府甚至名校走出来的废料还少吗?修行还在自身。

如今,“读书无用论”似乎有抬头的迹象,这叫人揪心。其实,“读书”和“高考”是两个概念。书是必须要读的,高考则是另一回事。

四十年前的歌声已经很遥远,但是还缥缥缈缈不绝如缕。高考还在延续。当恢复高考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的时候,我不知道人们怎样看待高考。也许会更加理性吧。

四十年前的歌——恢复高考四十年后记

我与1984届学生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