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玄妙观(修改稿)7正山门等

标签:
文化姑苏宫观玄妙观正山门弥罗宝阁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玄妙观(修改稿)7
——姑苏宫观之一
我楚狂人
四、历史悠久文物众多4
3.正山门、东西角门及已毁的弥罗宝阁
正山门座北朝南,是一座五开间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唐代。历经变故,现存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入门迎面即见一块竖头匾,上书“圆妙观”,是清末通州名士沙玉召所书,笔力浑厚,字态端庄。内奉六位尊神,即马、赵、温、王四大元帅和辟非、禁坛二将军,据说为元代所塑。“文革”中该像被毁,后经中国道协黎遇航会长提供画稿,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等精心绘制,由苏州太仓的张文淇先生以壁画的形式替代塑像。后苏州市道协请当代雕塑大师刘国祥重塑六大神像,历时二年竣工。现在正山门右侧还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石一块,这是元代著名文人牟山献撰文,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号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中国书法楷书四大家之一,与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工书画。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书法篆、隶、真、行、草皆能,尤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现在浙江湖州城里的莲花庄,就是赵孟頫的遗爱。
正山门的六大神像是我们儿时去玄妙观必看的,是难得的艺术精品;但是“文革”中被毁了。当时的狂热与愚昧,叫人回想起来不寒而栗。我们只有在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的时候才猛醒:我们也曾这样疯狂。
东西角门基本上没有大变化,但是这也是幸存的原物之一,也应该珍稀了。
三清殿后面的中山堂是原来的副殿弥罗宝阁原址上修建的。上文说到,弥罗宝阁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期间),道士张宗继倡建弥罗宝阁。明正统三年(1438年),巡抚周忱、知府况钟首捐俸资,于正统五年(1440年)建成,这是一建宝阁;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毁,这是一毁宝阁。康熙十四年(1675年),布政司慕天颜首倡重建弥罗宝阁,这是二建宝阁;咸丰十年(1860年)再毁于战火,这是二毁宝阁。同光年间,红顶商人胡雪岩独立捐资重建宝阁,这是三建宝阁;辛亥革命胜利后,吴县议事会在玄妙观方丈宝阁成立;民国元年,道纪司被废,吴县道教公会随之产生;当年8月28日傍晚,宝阁突然起火,全部烧毁,这是三毁宝阁。1933年,苏州各界在其旧址上建起了一座中山堂。
弥罗宝阁三建三毁,最后还是毁于火灾。那弥罗宝阁虽是副殿,据史料载,宏丽尤胜三清殿。正因为如此,民间传说以为反客为主,就不能容于世。是耶非耶?
弥罗宝阁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