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犬之声——鸡年说鸡之六

(2017-02-02 08:31:34)
标签:

文化

鸡年说鸡

鸡犬之声

小国寡民

分类: 谈天说地

鸡犬之声

——鸡年说鸡之六

我楚狂人

鸡犬之声,在古人的诗文中往往成为人们居住区的标志性事物,由此可见,鸡与犬与民生的关系之深。守户之犬,司晨之鸡,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鸡有犬,便成人家。

老子有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后人把这句话简化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并把这句话当做老子“小国寡民”政治主张的标志性语言。我们中华大帝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大一统”为正统观念,也正是这种观念维护了中华的“大一统”局面。这因为如此,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被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诟病,而后世更是认为这个思想不合中国的主流思想。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对“国”这个概念的误解。

上古时代,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大夫的封地称为“家”,而天子所属则称为“天下”。而我们今天称为“国家”的这一概念,实际上对应上古概念,应称为“天下”。所以,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不是主张分裂,恰巧是主张统一天下。“小国寡民”的精髓,首先是主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主张统治者对百姓的生产与生活过多干预。这是与老子的一贯的思想一致的。其次,老子不主张诸侯国过于庞大,过于庞大就会尾大不调,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诸侯“国”的规模越小,“天下”就越稳定。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实际上就是反对纷乱。

所以,我们今天读古人书,要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古今概念的区别。如果望文生义,很容易误解古人。其实,这种望文生义在宋儒那里已经很严重了,而宋儒影响下的后世更甚。但是,静心读书很难,尤其在浮躁的今天,要静心读书更是很难得了。不是吗?

鸡犬之声——鸡年说鸡之六

鸡犬之声——鸡年说鸡之六

鸡犬之声——鸡年说鸡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