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犹疑淮云在日边——姑苏伽蓝记太仓市小记

(2016-11-19 07:45:23)
标签:

文化

姑苏伽蓝

太仓市

小记

分类: 苏州夜话

犹疑淮云在日边

——姑苏伽蓝记太仓市小记

我楚狂人

苏州所属各县,太仓的历史比较短。我想这因为地理原因,太仓系长江泥沙冲积而成,成陆较晚。历史记载,常熟之梅李、徐市、海虞一带在隋唐始成陆,那么太仓更在下游,其成陆时间应该更晚。这就是我怀疑东晋高僧支遁到常熟梅李访友,又从梅李到太仓双凤创建双凤寺的原因。东晋支遁时代,这一带还没有成陆啊。

三国孙吴时代,太仓成为港口,这可信。但是是不是就会有佛寺建设呢?明成祖时代,太仓刘家港成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其后太仓的地位渐渐重要,成为海防前线,设太仓州。所以,元朝的时候,太仓还只是昆山州一隅。赵孟頫的《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就是明证。所以,太仓的佛寺大多始建于元代之后,更多的是明清两代,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说,太仓的历史较短,太仓佛教史的时间更短。

梳理了太仓的佛寺,发现有一个缺憾——太仓缺少佛教史上有影响的佛寺。如常熟的兴福寺人文荟萃,三峰寺更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重镇,影响满天下。昆山的慧聚寺历史悠久,传说众多;东禅寺为正宗南派禅宗名刹,代有高僧大德。这样的寺院,太仓一座也没有。我想,这还是与太仓的佛寺缺乏历史积淀有关。

太仓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佛寺莫过于城厢镇的淮云寺,这固然与赵孟頫的楷书名帖《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有关,我们还可以从留存的寺院名录中见到,它拥有那么多子院,可见淮云院当时是何等风光。尽管我们今天已经找不到淮云院当时有什么人和事,来佐证淮云院曾经的辉煌。但是即此一端,就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可惜的是,太仓富有历史积淀的淮云院没有重建,隆福寺、海宁寺也没有重建,却花了大力气建造了没有多少历史积淀的海天禅寺和南广教寺。我多次说过,造几座佛寺,在今天的社会财力,不是难事,重要的是文化传承。从淮云院一端,可见文化传承之艰难。

我在前一文中曾经说到,太仓的佛寺有相对集中的现象,相对集中在城厢、鹿河、双凤、横泾四地,为什么?我还说到,太仓子院最多的佛寺只有淮云院和圣像寺两座,为什么?其实太仓的佛教文化的研究课题正多。

抛砖引玉而已。我有多位同窗与太仓渊源颇深,如曹乃玲女史。教正之。

犹疑淮云在日边——姑苏伽蓝记太仓市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