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淮云教寺——姑苏伽蓝记太仓市之二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太仓市淮云教寺 |
分类: 苏州夜话 |
城厢淮云教寺
——姑苏伽蓝记太仓市之二
我楚狂人
旧时太仓城厢最出名的佛寺,莫过于淮云教寺。而淮云教寺的出名则因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一篇《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的书法传世之作。从赵孟頫的文章内容看,这是赵孟頫应淮云院主顾信之邀而作。顧信,字善夫,號樂善處士,祖籍淮安,出身崇明鉅族,後定居江蘇崑山州。实际上顾信所居,就是现在的太仓城厢,因当时尚属昆山州,所以各种史料都说顾信昆山人,赵孟頫也云“昆山州”。实际上淮云院原址在太仓城厢,这里强调一下,以免误会。
大德初年,顧信曾為浙江軍器提举,晚年隱居在家。元朝至大三年,顧信为父亲顾德創建崑山淮雲院,是为顾氏家庙。因顾氏祖籍淮安,“淮云”者,取望云思乡之意也。
赵孟頫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崑山州淮云院记》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被称为赵孟頫楷书第一。《崑山州淮云院记》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变大德时期的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富有弹性。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在书坛的主流位置,直到赵孟頫出现后,楷书才得以复兴和延续。这是赵氏在书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淮云院旧址在现在的太仓城厢镇桃园社区。当年顾信将赵孟頫书法镌刻成碑,树亭名墨妙。今寺亭皆毁,现易地重建墨妙亭于弇山园内。弇(yǎn、yān),意思是覆盖,遮蔽等。王世贞自号“弇州山人”,于是后人就把太仓称之为“弇州”,或者“弇山”。
有资料云,淮云教寺在太仓大北门外,今北郊村。元大德二年(1298)顾信葬父建寺于墓前作为纪念。以顾氏祖藉淮安,故而名之。明永乐初(约1403)平并伯陈瑄重修。民国时因长年失修,仅仅剩余房屋六间。1950年分作居民住宅。关于淮云院的当年情况再无其他记载,一切资料尽在赵孟頫的《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中。
赵孟頫另有淮云诗,记述淮云院之胜,原诗如下:
淮云诗
南云三十里,见者以为奇。而况於淮云,远被淛水湄。其上耸楼观,丹碧何绚丽。
子孙有如云,咸能嗣廞事。老我作是诗,刊之于乐石。庶尔保令名,照映沧江色。
至今太仓城厢还有多处“淮云”的地名,承载着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