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溪莲池寺1 一、小洲古寺

(2016-09-18 07:30:41)
标签:

文化

姑苏伽蓝

昆山市

锦溪莲池寺

小洲古寺

分类: 苏州夜话

锦溪莲池寺1

——姑苏伽蓝记昆山市之八

我楚狂人

    一、小洲古寺

锦溪莲池寺在锦溪镇最南端五宝湖口的小洲上,老陈墓人称之为“独屿墩”。莲池寺寺门北向,寺东为一条石堤,人为地把外湖五宝湖与堤内的菱塘湾分开,石堤以北的菱塘湾也就成了避风港。陈墓人把石堤称之为“埂基”。石堤以南面湖上还有一道防波堤,陈墓人称之为“外埂基”。外埂基与埂基之间的水面就是莲池,后面再详细说。埂基在很长一段时间是陈墓到上海青浦商榻的轮船码头,而外埂基在锦溪搞旅游伊始就建成了水上长廊,现在是锦溪名片式的美景。寺北面对菱塘湾,现在是锦溪的游船码头。寺西是一条小港,这是五宝湖与锦溪市河的唯一通道。小港上架有石拱桥,名槃亭桥,这是以地方教育家朱槃亭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寺南就是一碧万顷的五宝湖,湖中近寺不远有陈妃水冢,陈墓这个使用了八百多年的地名的由来。而埂基和槃亭桥就是莲池寺与外部世界仅有的陆上通道。

陈墓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说是陈墓具龙形:莲池寺是龙头,埂基与菱塘湾街道是盘起来的龙身,水冢就是龙珠。龙得珠则潜龙升天,必有龙战,地方生灵涂炭。于是地方耆老设法破之,庙门北向,扭转了龙头,让龙的后脑勺对着龙珠,这样龙也就飞不起来了。这个说法,在陈墓流传很广。

莲池寺仅存的古建是莲池边的三层高阁,名为文昌阁。文昌阁是供奉文昌帝君的,这是儒教学宫的组成部分,这似乎与佛寺无关。其实,学宫占用佛寺的做法由来已久,苏州新学前吴县文庙学宫、旧学前长洲文庙学宫都占用了庙宇。陈墓在咸丰年间重建莲池寺后这里就兼有地方士绅聚会商量地方事宜的功能,这个文昌阁应该就是地方教育机构的留痕。

陈墓人民间把莲池寺称之为“灵官殿”,这个称呼在老陈墓人中很普遍,但是这个称呼很蹊跷,因为如果是灵官殿就是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的了。莫非莲池寺在历史上还做过道观?没有任何记载。

就这样,在这个小洲古寺,释道儒三教纠缠不清了。

历史上这里叫做莲池寺,又称“古莲池寺”,我在这里任教时曾经见到这样的匾额。但是昆山佛教网称之为“莲池禅院”,这个寺名历史上没有记载。何况这个“院”通常指“下院”、“别院”,都是指大寺的分支部分,如华藏寺就曾经是慧聚寺的别院。莲池寺从来不是其他寺院的分支,所以称“院”不妥,还是称原名“古莲池寺”为好。

小洲古寺,谜一样难懂,下面一一解说。

锦溪莲池寺1 <wbr>一、小洲古寺
照片是老友葛玮的作品,2011年同游锦溪所留。下同。
锦溪莲池寺1 <wbr>一、小洲古寺

锦溪莲池寺1 <wbr>一、小洲古寺

锦溪莲池寺1 <wbr>一、小洲古寺

锦溪莲池寺1 <wbr>一、小洲古寺

锦溪莲池寺1 <wbr>一、小洲古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