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圆通寺记——姑苏伽蓝记吴江区之二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吴江区圆通寺 |
分类: 苏州夜话 |
松陵圆通寺记
——姑苏伽蓝记吴江区之二
我楚狂人
现在的圆通寺为观音道场,露天金玉观音、观音阁内四面观音均为江南大型观音造像,殿堂建筑古典恢宏,古典园林建筑小桥流水,有莲花喷泉假山洞天,风景秀丽。
圆通寺有诸多当代名家留下手迹。寺前广场有三楹石牌楼,中间匾额“圆通寺”三字,为台湾南怀瑾手书。两侧配有南怀谨先生撰、台湾书法家杜忠诰书的楹联:“梵呗钟声寂寂惺惺观自在,江枫鱼火尘尘刹刹见如来”,牌楼内侧一块匾额“回头是岸”,由苏州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吴中区佛教协会会长贯澈大和尚题写。沿中轴线过牌楼进山门是天王殿,“天王殿”三字由江苏著名书法家徐利明先生撰写。走出天王殿回头见到的匾额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会长启功所题写的“三洲感应”。大雄宝殿殿匾四大金字是浙江著名书法家俞德明先生所题。大雄宝殿后门上方有“慈航普渡”匾额,为苏州佛教协会副会长、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和尚所题。名家笔墨,为寺院增色多多。
有朋友云,最烦粗劣不堪的佛像,而圆通寺佛像堪称精美。且不说露天的金玉观音和殿内的四面观音,就说大雄宝殿世尊身后的鳌山就堪称精品,为新造佛寺中罕见。观音阁是二层建筑,里面供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四面千手观音,高11.38点米,为圆通寺的主题所在。
寺院西侧有面积40多亩的苏式园林,曲水流觞,水榭楼阁,鸟语花香,移步即景。现在的圆通寺西花园景观区主要景点有水上露天金玉观音像、莲花池、莲花喷泉、待月楼、回廊、水榭、旱船、茶室、会务接待室、九曲石桥、观湖亭、慈孝亭、假山洞天、奇花异草、金鱼锦龟等,景致优雅,一派江南园林特色,特别这旱船,与退思园的“闹红一舸”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圆通寺的四面千手观音像、“十样景”银杏树、金刚经塔碑,被称为寺内三绝,可以好好品味。所谓“十样景”树,是两棵银杏树,东树有巨枝伸出庵墙三丈有余。西树长着榉、朴、榆、槐、柏、枫、杉、柞、香椿、枸杞、乌柏、冬青和盘杨等,十多种树枝同出一身,是少有奇观。原有巨枝穿出庵房,伸展于庙的上空,犹如游龙腾空。树高叶茂,千姿百态,曾招来黄莺、鹞鹰、八哥、画眉、杜鹃、喜鹊等珍禽飞鸟,分层栖息。2005年经苏州农林专家鉴定,古树树龄为980余年,被列入了江苏省名木古树名录。
金刚经塔碑原立于吴江圣寿禅寺内,圣寿禅寺即北寺,原在松陵弦歌巷南(现园丁饭店对面),早废。这碑为吴江三宝之一,是明代刻碑圣手章藻书刻,上面有明四大高僧之一的真可题铭,距今有四百余年。真可(1543~1603)是吴江人,俗姓沈,字达观 ,号紫柏老人,与莲池、憨山、蕅益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碑上经塔、佛字、佛像设计奇巧,题写精妙。可惜原碑断裂风化,字迹漫漶。后由圆通寺法师及居士发心重刻金刚经塔碑,碑高四点五米,修复的原遗碑与现刻的碑相伴而立,为吴江一绝。
老友周秦教授曾言及到圆通寺听琴,即此一端,可见圆通寺是有文化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