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2016-07-19 07:23:56)
标签:

文化

姑苏伽蓝

吴中区

甪直保圣寺

分类: 苏州夜话

甪直保圣寺记1

——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我楚狂人

一、旧时甪直与保圣寺

第一次到甪直,完全是被保圣寺吸引去的。1974年初秋,当时我在江苏师院中文系求学,我的老友周秦还在插队,借调在昆山县文化馆搞文艺宣传队。我们相约去保圣寺。

昆山班轮船停靠在南港码头。当时的甪直分属两县,大部是属于吴县的,称为甪直,南面一小部分镇尾属昆山,称为南港镇。从南港到保圣寺,先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很长的沿河大街,旅馆、饭店、供销社、邮电局等那年小镇的主要构件都集中在这条南北街上。然后踏上一座石板桥,折向东西走向的大街。当年这里就是住户,很冷清。这里就要到保圣寺了。前两年重到甪直,两条街的市面完全倒过来了,南北街完全没有了市面,东西街商铺林立,旅游的人群都在东西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甪直与苏州的公路筑成,从此改变了甪直镇的格局。

我们知道保圣寺完全是因为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中国通史》载,甪直保圣寺有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

千年古刹保圣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萧衍佞佛,天下皆知,此寺即有梁武帝形象的罗汉,下面会说到保圣寺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寺院范围几达半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我与周秦兄去时正是文革未息之际,寺内建筑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所谓古物馆者,也就是保护天下闻名的半堂罗汉的所在。寂寂无人,鸟鸣清幽。但是还没有被肆意破坏,大幸事。

当时细看保圣寺,寺前有细流经行,一小石桥跨过,桥名香花桥。步行经过深巷,正对二山门。有二山门,显见原先还有头山门,但是早已不见了。二山门据说是按照乾隆年间旧物重建的。进二山门,就是天王殿,单檐歇山式屋顶,戗角起翘采用立脚飞檐式江南佛殿式样。殿内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点的昂嘴斗拱结构。据古建专家上海陈从周考证,这座天王殿是明代崇祯年间在宋代殿基上重建起来的。前后三步梁,上加驼峰。柱础为覆盆式石础,刻有“压地隐出神童牡丹花”图案,这是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遗物。殿内原有高大的四天王(即民间所说四大金刚,但是佛教护法称四大天王)泥塑,抗战期间毁于侵华日军之手。1974年我们见到殿内展览当地出土新石器文化遗存的文物,展示刚出土不久的张陵山文物

天王殿北行,有一庭院。院内有两大文物,一是青石经幢,二是铁钟。青石经幢立于庭院西侧,正式名称是“尊胜陀罗尼经咒石幢”。青石经幢唐代样式,由盖、柱、座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经咒。保圣寺原有唐宋经幢各一,现只存下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块八角形刻经石了。保圣寺的经幢,系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刻有陀罗尼经咒,年代久远,不少字迹已漫漶辨认。青石经幢七层,不可多得的珍品。保圣寺的铁铸寺钟,铸于明末清初,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钟上铭文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吉言。

附言:甪直照片,葛玮兄的作品。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甪直保圣寺记1——姑苏伽蓝记吴中区之二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