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部分废寺名录及考订15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三
我楚狂人
十齐门娄门葑门一线2
5永宁寺
永宁寺,在苏州娄门外决宁桥南。康熙(1662—1722)间,沙门隐岩募建。
6护国禅院
护国禅院,在苏州城娄门内大街。清顺治初(1644左右)宝光寺被毁。僧明胜倡募,都督杨承祖捐建殿宇并置饭僧田。嘉庆十六年(1811)僧慧成重修。咸丰十年(1860)被毁。同治间僧悟本次第修建。时水师都督李昌和捐置院旁基地。
7宝光寺
宝光寺,宋时在苏州娄门内。原为三国东吴郁林太守陆绩(按:即廉石主人)故宅,后舍为寺。宋绍熙间(1190—1194间)僧蕴盛、元至元间僧绍隆先后重建。明时迁西北街跨塘桥。顺治间毁。改成小关帝庙(护国禅院)。康熙甲辰(1664)僧通瑞重修。
8胜感寺
胜感寺,在苏州娄门外。宋嘉定净梵法主在此驻锡。明永乐(1403—1424间)中,僧南洲重新开山。后僧有中、道芳相继修之。清康熙初(1662)进士蒋德峻捐资重建。
9接待教寺
接待教寺,在苏州娄门外。宋嘉定(1208—1224)间僧海梵(一作静梵)创建。明宣德(1426—1435)间重修。清康熙(1662—1722)间郡人蒋维城、德竣兄弟再修,并助田五十亩,以赡僧众。咸丰十年(1860)毁。按:“教寺”多为天台宗、华严宗寺院,多重视佛教的世俗教化工作,也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普及工作。“接待”,前已述,见接待寺条。
10寄叶庵
寄叶庵,在娄门内东麒麟巷。清康熙(1662—1722)释善达改宅建。道光十年(1830)释达觉重建。十八道(按,地段区划,具体待考)郡人韩崇供奉梁时铜佛于此。咸丰十年圯。同治间重建。
11善庆庵
善庆庵,在娄门三家村(按:今地名尚存)。明崇祯二年(1629)僧大慧寂音创建。清康熙元年(1662)增建地藏、准提、韦驮三殿。道光初(约1820)嫩庵和尚重修。同治七年(1868)僧再松重修。
13万寿庵
万寿庵,在相门新学前东狮子口。明嘉靖(1522—1566)废寺为学,僧真果移建于此,更名庵。后渐圯。崇祯五年(1632)僧叔亮重修。清顺治五年(1648)工部侍郎陈有明捐建药师殿。康熙二十三年(1684)巡抚汤斌奏毁。同治中改为军装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