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记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八
我楚狂人
报国寺,现坐落在古城苏州人民路穿心街三号,北邻怡园,处於闹市僻静处,颇有闹中取静的意境。苏州报国寺内现设有苏州佛教博物馆、苏州弘化社、苏州佛博弘化艺术院、苏州弘化社义诊所等佛教文化、慈善机构。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报国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原址在文庙西,即今新市路上“植园”所在,名“报国禅院”。元代至元二十二年由湖道肃政廉访使捐赠重建,普照任住持,一时成为禅宗名寺。
明初禅院录开元寺,景泰天顺年间僧志学请於朝廷改院为寺,遂成丛林。成化年间住侍成钊大扩规模,殿宇、客寮、斋堂、库房等计有数百间,占地四十七亩,成为名刹大寺。嘉靖万历年间东南扰乱,佛法遂衰,报国寺亦渐颓废。万历末僧慧如苦行重兴,茂林继之,为净土宗丛林,受法三千余人,受戒万余人,饭僧数十万人,是为报国寺最盛时期。
清咸丰十年(1860年),报国寺遭太平军兵火之灾。至光绪末,僧楚泉见寺日趋衰败,发愿重兴,特赴京请颁藏经。楚泉离寺后江苏巡抚程德全听信幕僚谎话,言报国寺有寺无僧,遂将全寺没收改建植园。楚泉请经回苏,寺已易主,只得借地安藏以待机缘。
民国二年程德全罢官闲居,始研佛学,深悔当初毁寺之举,乃於民国十年出资购穿心街原中军衙署,重建报国寺,但规模较小,仅四亩有余,延请楚泉住持。此为报国寺移址穿心街之始。楚泉圆寂,其徒明道继任。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月,迎请高僧印光来寺闭关。净土宗一代宗师印光法师居报国寺后,弘法声名远播,皈依者不下百万,故昔日穿心街上人流应接不暇,颇具盛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印光法师破关出,至沪说法,恳切开示护国息灾,后因妙真老和尚之请,移居灵岩山寺。明道殁后报国寺改作灵岩山寺下院。
1950年后寺庙被医院和工厂占用。1958年成为民居。
1992年秋市佛协议请收回,得政府支持,归还房产。市佛协筹资三百余万元进行重修。修葺后的报国寺占地1300平方米,有山门、大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印公关房等主要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寺庙风格。印公关房按原貌复修,藏经楼宽敞明亮。大殿为五开间,建筑面积144平方米,气势宏伟,辟为苏州佛教博物馆。
2001年,我的恩师王迈先生仙逝。王老师佛理精深,被苏州佛子尊为大护法。王老师仙逝后,苏州佛门在报国寺为王老师作追念法会。可惜我当时还在上班课徒,不得与。不知周秦兄去了没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