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寺记(修改稿)1——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三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古城区西园寺历史 |
分类: 苏州夜话 |
西园寺记(修改稿)1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三
我楚狂人
西园寺正式名称为戒幢律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期间),初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明嘉靖末年,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的位置)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西园自此得名。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1635),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显见该寺院为律宗寺院。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姑苏重要的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成为江南名刹。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苏城,与清军激战于枫桥至阊门一线,寺院尽毁。
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同倡议修复西园寺,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工作。广慧法师化缘重建戒幢律寺,从43岁到73岁,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僧房等配套设施,待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及完成了内部塑像,已是民国十五年(1926),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园寺即先后被列为苏州市和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为使寺院免遭厄运,方丈明开法师一方面亲率僧众日夜巡逻,另一方面多方奔走呼吁,抢救文物,保护寺院,并巧妙地在罗汉堂门口贴上“造反司令部”的名号,加以保护。寺中所藏经书,也有赖于明开法师和安上法师的保护。1970至1980年,明开法师对藏书作了全面整理、登记、编目,安上法师进一步分类、造卡,经过两位法师的努力,西园寺珍藏的六万多册古版经书得以保存。所以西园寺是苏州古刹中保护文物最好的一座,基本完好无损。这在全国也属罕见。
现在的西园寺山门在枫桥路,新架设桥梁,有牌坊迎客。旧时进出西园寺是从留园马路拐弯处(现在的桐泾路上)进向西的小巷,再进寺院边门,然后直接从天王殿进。
寺院整体结构为东西横向三路,东路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中路为罗汉堂,西路为佛寺的放生池和西花园。西园寺的罗汉堂供奉的五百罗汉天下闻名,与昆明筇竹寺、北京碧云寺的五百罗汉齐名。其中的“疯癫二僧”可算是绝品。其实西园寺大雄宝殿的鳌山也是特别宏丽,为全国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