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侍其巷及其他——胥门城内之五

(2016-02-03 08:13:05)
标签:

文化

胥门城内

侍其巷

三多巷

分类: 往事如烟

侍其巷及其他

——胥门城内之五

我楚狂人

司前街西侧主要的横巷南端是侍其巷,北端是西善长巷。先说侍其巷。

侍其巷东起三多桥,也就是现在司前街与东大街交接处,西到吉庆街。宋代于巷东口立坊,名难老坊,后改灵芝坊,后又因名士侍其沔居此,改名侍其巷。侍其,复姓。《平江图》上标作灵芝坊,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坊市“乐桥西南”栏中列灵芝坊,并注:(在)侍其巷,可见此时巷名已是侍其巷。明代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侍其巷,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并同注:(在)灵芝坊内,宋侍其沔所居。《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侍其巷。巷长380米,宽2.3~4.9米,1980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侍其巷颇多大宅,30号为民国16年(1927)前京汉铁路南段局长冯藕云卸任后购置的大宅。36号系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的两广会馆。38号系清两广总督邓廷桢之孙邓邦述寓所与藏书处“群碧楼”。41号即清代和丰仓范围,民国时女子师范及附小所在地。不知这些老宅有没有整修?

侍其巷东端跨过司前街就是三多巷,原先这里交汇处有三多桥,这里的老住户还习惯称这里三多桥。前人以为。“三多”是“杉渎”的谐音。原先三多巷南侧有河道,名为“杉渎”流经司前街南端时有桥,就叫做“杉渎桥”。吴方言是没有翘舌音的,“杉渎”和“三多”也就谐音。顾名思义,这里是运输杉木的航道,一如“木渎”。街南侧的“杉渎”是1958年填掉的,现在是一条支弄。最早的沧浪联合诊所就在三多桥,这是沧浪区医院的前身。

同样的原因,三多巷巷名的由来也因“杉渎”的谐音。至于现在传说的“多子多福多寿”,这是后人的附会。

传此处古有莲花池,为春秋时吴王赏莲处,后莲池湮没,形成街巷,遂以名巷。一说唐宋时称义和坊,有坊立于西口《宋平江城坊考》载,原名莲花池巷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莲花池巷。民国《吴县志》仍作莲花池巷。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乾隆《苏州府志》、同治《苏州府志》等列射朵巷,民国《吴县志》也著录射朶巷,并注(在)采莲巷南、莲花池巷北,疑亦今三多(杉渎)巷之一段,因谐音可证原主巷长265米,宽3~9米,1982年改铺沥青路面,1984年支巷铺沥青路面。2003年5月并入书院巷。

三多巷原有都土地庙(今26号址),猛将堂(三多桥北堍东侧,今拓为路)。西口48号半墙内有八楞花岗石柱两根,疑似贞节坊遗迹。44号前原有跨街花岗石柱一对,其一在六十年代初移去,疑似都土地庙牌楼遗迹。我们儿时走过还一直见到的。

侍其巷及其他——胥门城内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