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士街今昔8——胥门城内之一苏民楼等

(2016-01-21 08:02:08)
标签:

文化

胥门城内

学士街

苏民楼

分类: 往事如烟

学士街今昔8

——胥门城内之一

我楚狂人

三、学士街的横巷3

梵门桥弄(含高井头)2

苏民楼

原七初中(后改名21中)校园有多幢精致的民国建筑,附近居民称之为“苏民楼”,门牌号为高井头7号。称为苏民楼,这是因为解放初这里由王尚忠创办过苏民中学。但是这样的说法不科学,还是叫做“尤子谦宅”为好。因为这里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苏州巨商尤先甲为儿子尤子谦建造的宅邸。尤家老宅在刘家浜,我在《金阊门旧事》里已经说过,高井头与刘家浜隔路相望,在这里建造宅院很是合理。尤子谦娶天官坊陆应之的八女秀蔚,陆尤两家是巨富联姻。这里或许就是尤子谦的新婚居所。原七初中校址全为尤氏家产。尤宅在日占时期,被征作日本特务机关。解放后,由王尚忠创办的苏民中学使用,1954年,河清、苏民两校合并为私立城西初级中学。1956年,改名为苏州市第七初级中学。1969年,曾改名为人民中学。后与阊南初中合并为苏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再后并入苏州市第三中学。几年前,校址经拍卖,归属苏州慈济慈善志业中心有限公司。七初中与慕家花园的二初中(后来称十六中)是文革前苏州纯初中的翘楚,景范中学(原先是八初中)的崛起是文革后的事情。至于立达等民办初中,那是更后来的事情。七初中文革前与三中衔接搞“五年一贯制”试验,后来并入三中,也是夙缘。这是老友周秦兄的初中母校。想想周秦兄当年的苏州市中考第一名,竟然为了家庭出身差点不能上高中,不觉感慨万千。

我曾经多次去原七初中校院,多次见到苏民楼。后来景德路拉直,建桥,很担心这些老建筑的命运,听说平移原样保护,不知到底如何?

民族乐器厂

我们在高中时多次去梵门桥弄,那是因为这里的民族乐器厂。当年我与老友周秦、振民对民族乐器痴迷,近乎癫狂。石路上公大文具店的乐器柜台已经不足我们的兴趣,于是找到了梵门桥弄的民族乐器厂门市部。

苏州民乐厂,在当年是全国民族乐器厂的龙头企业,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这样的单位都来苏州民乐厂订购乐器,民乐低音乐器如革胡、大阮的实验也在这里实现。民乐厂还有一支颇具规模的民乐队,经常排练。我们多次去看他们排练。当时他们得天独厚,能得到专业演奏家的指点。我们就不止一次见到闵慧芬在指导他们排练。那时的闵慧芬还是暂露头角的青年演奏家,靠在门边上听着他们的排练,一脸清冷。这一说就是半个多世纪的事情了。

民乐厂也是在一处老宅里面,街南是车间,排练厅也在街南,街北是门市部。不知这些老宅现在的命运如何?

学士街今昔8——胥门城内之一苏民楼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