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渔庄记(修改稿)2——姑苏小园之十四

标签:
旅游姑苏风光姑苏小园渔庄 |
分类: 姑苏风光 |
石湖渔庄记(修改稿)2
——姑苏小园之十四
我楚狂人
过越城桥,东堍就是余庄,原名觉庵,又名余庄、石湖别墅,现在习称渔庄,这是清末举人书法家余觉的别墅,为一砖木混合结构庭院建筑,占地约1500平方米,折合2亩有余。现有厅堂两进,面阔均为五间,明间与次间为厅,梢间为书房、居室。前厅名"福寿堂",因清慈禧太后亲笔赐“福寿”二字给余觉妻“针神”沈寿而得名。前后厅之间两侧以廊贯通,廊腰各构方形半亭,左右相对,中间为一四合院式庭院。庄前滨湖另筑方亭,名"渔亭",遥对上方山楞伽寺塔和磨盘山范成大祠堂,风景殊胜。1985年起全面整修,次年秋竣工,并按名人故居陈设布置。
余觉的那个出名的妻子,就是苏绣的划时代人物,被尊为“针神”的沈寿。沈寿(1874——1921)初名雪芝,号雪宦,江苏苏州人,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1921年6月18日,沈寿病殁于南通,终年48岁,葬于南通狼山。沈寿的刺绣得到了慈禧的嘉奖,后来又被末代状元南通张謇请去传道,据说还有婚变的传闻。看来名女人的丈夫并不幸福。
现在渔庄还有老屋数楹,古树数株,供人发思古之幽情。现在渔庄南面湖面上一小岛另建天镜阁,甚是宏丽,据说现在是休闲会所。渔庄外增建的园圃中水上架起了栈桥,可以连通越堤和新建的石湖东入口。四面荷风,十分宜人。
前些年,我到南通,见到了濠河边上张謇的故居,也感受到张謇给南通留下的恩泽。也曾在狼山凭吊了一代针神沈寿的香冢。沈寿竟然最终也没有魂归故土,怅然!个中恩怨,是耶非耶,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