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园记1——姑苏小园之三

(2015-12-17 08:02:01)
标签:

旅游

姑苏风光

姑苏小园

曲园主人

分类: 姑苏风光

曲园记1

——姑苏小园之三

我楚狂人

曲园,位于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43号,占地共2800平方米(合4亩多一点)2006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园是晚清大学问家俞樾的故居,据记载,俞樾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资助,购得马医科巷西大学士潘世恩故宅废地,亲自规划,构屋30余楹,作为起居、著述之处。在居住区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构筑小园取名"曲园",宅门悬李鸿章书"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横匾。

一、曲园主人

曲园主人俞樾(1821-1906 )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曾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上海求志书院等。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俞樾平生勤奋治学,著作极丰,有《春在堂前书》,近五百卷。

说起俞樾,有几件事必须说一说,一是寒山寺张继诗碑。许多苏州人都是和我而是一样,从寒山寺的张继诗碑开始知道这位客寓苏州的大学问家的。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名臣王珪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残碑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公元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就是现在流传最广的张继诗碑。

寒山寺还有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据文史专家郑逸梅老人记述,这位现代张继,是应著名画家吴湖帆之约而书古代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沧州张继。”现代张继书古代张继诗,由刻碑名手黄怀觉刻石,立于寒山寺内,一时传为佳话。可惜他在书写《枫桥夜泊》的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而他书写的这块诗碑,现仍存于寒山寺内。

第二件事是俞曲园与章太炎先生的师生纠葛。章太炎先生是俞曲园高弟,学术精深,是一代国学大师。但是章太炎先生志在“驱逐鞑虏”,奔走四方,怒斥清廷为“爱新觉罗小丑”,最终因章太炎先生去台湾活动一事发生激烈冲突,曲园先生以致说“小子鸣鼓而攻之”这样的话来,于是章太炎先生登报“谢本师”,反出师门。

附:章太炎《谢本师》,《民报》第九号 
余十六七岁始治经术,稍长,事德清俞先生,言稽古之学,未尝问文辞诗赋。先生为人岂弟,不好声色,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出入八年,相得也。顷之,以事游台湾。台湾则既隶日本,归,复谒先生,先生遂曰:“闻而〔尔〕游台湾,尔好隐,不事科举,好隐则为梁鸿、韩康可也。今入异域,背父母陵墓,不孝;讼言索虏之祸毒敷诸夏,与人书指斥乘舆,不忠。不孝不忠,非人类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盖先生与人交,辞气陵厉,未有如此甚者,先生既治经,又素博览,戎狄豺狼之说,岂其未喻,而以唇舌卫扦之?将以尝仕索虏,食其凛禄耶?昔戴君与全绍衣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全、戴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如先生之棣通故训,不改全、戴所操以诲承学,虽扬雄、孔颖达,何以加焉。

第三件事,是评点《七侠五义》。俞樾先生不是一个老古板的经师,杂收甚多,性喜小说。原先艺人石玉昆及其弟子演说的话本分为《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三部,俞曲园将其合并。又说“三侠”不通,“南侠、北侠、双侠”本就是四人,加上云中鹤魏真、隐侠小诸葛沈仲元、小侠艾虎就成了“七侠”于是定名《七侠五义》。俞曲园对小说的偏好,在他的徒孙鲁迅那里结出硕果,终成划时代著作《中国小说史略》,被胡适称为“第一流工作”。而曲园的曾孙俞平伯先生称为一代“红学大家”,恐怕也有先祖的遗传。

知道这些,我们可以立体地了解俞曲园。

曲园记1——姑苏小园之三

曲园记1——姑苏小园之三

曲园记1——姑苏小园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