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叔孙武叔毁仲尼”——教书匠读《论语》之三十

(2015-12-11 08:11:20)
标签:

教育

教书匠读论语

师生关系

问心无愧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读“叔孙武叔毁仲尼”

——教书匠读《论语》之三十

我楚狂人

《论语》云:“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叔孙武叔作为叔孙氏的政治代表,攻击孔子是必然的,因为孔子的理论正是叔孙氏把持鲁国朝政,进而篡夺政权的障碍。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中,叔孙氏的行为就是乱臣贼子。叔孙氏诋毁孔子的手段很高明,他曾经当着众臣的面称赞子贡,说子贡比孔子更高明。而子贡,没有在这种别有用心的吹捧面前忘乎所以,而是坚定地维护老师的声誉。他曾经说,老师的学问高深莫测,“不得其门而入”。而这一次,他更是把老师比作日月,无法中伤的日月。须知,这时候的子贡已经功成名就,但是还是那样对老师敬重,真是叫人感叹不已。

今天,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相反的事情,时时听到师生互讼的丑闻,或为名,或为利,或为名与利。面对子贡对老师的维护,我们能不脸红吗?

我想,这里面师生双方都有问题。我经常听到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有的甚至当面也叫“老板”。为什么?仔细想想没有叫错:导师立了一个项目,争取了科研基金,于是搞一个实体,研究生就是廉价劳动力。出了成果,专利权是导师的,著作权也是导师的,研究生只是廉价劳动力。这不是老板又是什么?这样的关系能指望学生对导师心悦诚服吗?学生有创见的著作,请老师署名是一回事,是想借着老师的风帆驶出港口,这是扶持;老师抢着署名又是另一回事,这是盗取学生的成果,这是掠夺。这就是时下师生互讼常见的根源。这就是老师为老不尊的问题。

学生呢?当自己的名利与尊师冲突时,首先的选择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与子贡的做法相反。这种做法并非现在开始的,封建社会就有。称之为“欺师灭祖”。更可怕的是“欺师灭祖”之际还要冠以堂皇的名义。

学生不是不可以对老师产生怀疑,完全可以。章太炎因为排满的政治观点,不惜“谢本师”俞曲园,而他的学生鲁迅也为政治见解不同于老师章太炎分道扬镳。但是,学生从来失去对老师的尊敬,没有否定老师的道德学问。这就是与时下的师生互讼本质的区别。

我们为人师,搞不好师生关系,首先从自己检查起:自己的道德学问是不是够为人师?是不是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是不是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做到这些,问心无悔,笑骂由人。

附言:今日屠呦呦获奖,不少人又酸溜溜不淡定了。名缰利锁啊,一叹。《教书匠读论语》暂告一段落。《论语》是读不完的。下次接着读。也许会换一个视角读,也许还是现在的视角,随缘吧。

读“叔孙武叔毁仲尼”——教书匠读《论语》之三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